中外的每一个帝国,最终都是穷死的,没有一个帝国可以例外。
西汉帝国末期,钱的重量越来越轻,最终王莽开始铸造虚钱(即一枚钱顶几枚甚至几十枚来流通、使用);东汉末期流行铸小钱,最著名的当然就是董卓小钱,假如原来一枚铜钱重2.5克,用1克甚至更少的铜铸造出来的钱就叫小钱,但面值不变,董卓铸造出来的就是1克小钱;隋唐、宋、元、明、清都不例外,王朝末期伴随的都是货币造假。清朝挺可怜的,就因掏不出300万两银子导致了护路运动的爆发,最终将自己送入了博物馆。
西方的帝国也不例外,在罗马帝国后期,银币中的含铅量不断增加,但钱币的面值不变,这是货币掺假的模式;东罗马帝国的金币、银币、铜币价值在数百年中稳定不变,被誉为“传世之宝”,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可到了后期,东罗马帝国陷入与“威尼斯”、“热那亚”等城邦争夺东地中海贸易主权的拉锯战之中,商业的衰弱给了东罗马帝国以致命一击,帝国开始铸造更轻的金银币,这伴随了帝国的灭亡。到了近代,英镑无法继续坚守金本位是大英帝国衰落的根本标志,而1985年开始苏联为了弥补财政支出开始大量印刷卢布,最终苏联在1991年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铸造虚钱、小钱或者在造币过程中掺假(即在金银铜币中掺入廉价金属)与英镑解除金本位、苏联乱印卢布都是一样的含义,都是货币造假,这都意味着王朝到了夕阳十分。源于一代王朝只有到了最后的关口,才会通过货币造假对民间进行大规模掠夺,而大规模的掠夺就是对民众失信,民众对这个朝代就会失去认同感和归属感(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往往是本朝最初几代皇帝通过休养生息的政策建立起来的),一个失去了民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王朝从人文含义上就已经灭亡了,所以货币造假就是敲响王朝末日的钟声,而且非常准时。
为什么每个帝国最终都会穷死哪?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在帝国的初期,帝国的人口结构往往比较单一,价值观比较一致,整个国家就很容易形成合力,很多困难都可以克服。比如1835年美国杰克逊总统(下图)完成了其它美国总统之前或之后从未完成的伟业,彻底还清了美国的国债。表面看起来这是杰克逊总统的功绩,但这背后意味着政府雇员和民众都要做出很大的牺牲,如果国家没有凝聚力、民众之间没有十分相近的价值观,就难以形成合力,也就很难完成这样的杰作。
但随着帝国的不断繁荣与扩张,被征服的和吃福利的人口就会大量涌入,人口结构就会变得日益复杂,比如今天美国的人口结构已经与19世纪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就会下降。此时就只能同富贵而不能共患难,就难以形成合力共渡难关(所以今天的美国两党分裂的十分严重),不仅不可能再偿还全部国债,国债的规模还会不断扩大,当财政、福利等支出越来越具有刚性、尤其是政客开始使用高福利来收割选票的时候,最终就会导致财政枯竭。
这种人口变化所带来的人文变化,最终就会反应到一代帝国的财政上,直接决定了一代帝国的历史轨迹。
第二,随着帝国的不断繁荣,就会产生既得利益阶层,虽然每一代帝国既得利益阶层的表现模式有所不同,但都是帝国财政身上的寄生虫。
比如,有些帝国直接将财政收入中的一部分交给皇族,维持皇族奢侈的生活,大家最熟知的当然就是明朝,朱元璋直接用财政收入将自己的后代全部养了起来,其实历朝历代都差不多,随着朝代的延续就会形成皇族、氏族等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他们都寄生在帝国的财政上。对于今天的社会来说,多数国家已经没有皇族,但寄生模式并未改变,这些既得利益阶层专门在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做生意”,吃的也是财政饭。
这些人在帝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既然他们寄生在财政支出上并不断壮大,最终就会导致帝国的财政效率飞速下降(即形成很多无效支出和低效支出),就会导致帝国的财政枯竭,这一天的到来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三,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其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也会承担国际义务,当财政已经难以为继之时,却无法放弃一些义务,当然也无法放弃一些利益,最终就会导致财政崩盘。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英国早日放弃印度等殖民地(当然也放弃一些利益),英国衰落的就不会那么快,但放弃利益比放弃灵魂还难,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是如此。明朝也一样,如果崇祯放下身段、看清自己面临的问题,及时与后金和谈,专注于内政并休养生息,明朝的结局或许也会有所改观,但一代帝国很难放弃自己的利益,最终两面作战的明朝出现了崩溃的结局。
每一个帝国所处的时代不同,财政枯竭的具体原因当然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最主要的或许就是上述原因。
现在我们看看美国的问题。
任何一个国家,遇到突发事件甚至危机之时,都会导致财政开支的扩大,就有可能让国家财政进入风险区域,但如果是一个正常的国家,此时其自我约束机制就会立即启动,进行自我调整。比如2008年次贷危机和2010年的欧债危机让德国财政深受打击,政府负债率从65%左右飙升至80%以上,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80%已经是红线,欧债危机之后德国的自我约束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经过十年的调整,到2019年德国的政府负债率已经下降至60%以下,回到了十分健康的状态,见下图。这因为德国的财政十分健康,让德国有充足的财力应对2020年的疫情大爆发和2022年爆发的俄乌战争,只要未来不爆发世界大战,当俄乌战争结束之后德国的自我约束机制又会发挥作用,政府负债率就会再次下降,回到十分安全的水平。
这种自我约束现象在爱尔兰身上体现的也很明显。欧债危机中爱尔兰爆发了债务危机,被称为是五只欧猪国家之一,但经过救助之后自身的负债率快速回落,目前已经到了十分安全的水平上,见下图。
美国无疑是过去数十年中最成功的帝国,就因为过去的成功,让今天的美国失去了自我约束机制,次贷危机爆发要求美国必须扩大财政支出,这导致负债率上升(见上图),但次贷危机之后美国却无法将自己的负债率降下来,相反却继续维持上升的态势;2020年爆发疫情之后,美国再次扩大开支、进一步推升政府的负债率,但疫情之后美国依旧没能力将自己的负债率降下来。未来,随着政府负债率越来越高,要实现负债率的调整其难度会越来越大,甚至根本无法进行调整。
当政府负债率不断刚性上升时,最终就会达到财政枯竭那一步,就会抵达英国、苏联跌落帝国地位的那一天,这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代帝国都遵循的轨迹。
为什么美国会落入政府负债率只能被动上升的地步?2017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基尼指数世界地图(下图)已经给出了答案。图中数据越小(蓝色越深)说明贫富差距越平均,数值越大(红色越深)说明贫富差距越大。
这张图上有些国家的数据明显在造假,源于这些国家的财富主要集中在权力手中,也就不可能反应在公开的数据上。但如果总体来看上述数据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图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普遍比较低,而发展中或不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普遍比较高。
这是可以理解的。以前多次论述过,如果一个国家要想成为发达国家,就必须培育内部市场,只要内部消费市场十分强大时才能为不断进步的工业体系提供需求端,才能推动工业化不断进步然后步入发达国家的行列。如果一个国家权力也可以参与到社会财富的分配过程中,由于权力聚拢财富的能力非常“高效”、远超过一般的经营活动或劳动,贫富差距恶化就会快速恶化,贫富差距恶化之后广大中下阶层就会失去消费能力,就无法形成有效的消费市场。当自己的消费市场十分疲弱之时,经济活动的需求端就十分疲弱,没有需求端(或需求端疲弱时)就无法推动工业化的不断进步。既然不能持续推进工业化、就只能停留在发展中或贫困国家的行列中。
任何国家如果要想成为发达国家,解决贫富差距恶化问题(本质是解决分配问题)就是核心问题之一。
第二,从图中可见,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贫富差距最大,图中美国为浅黄色,其他发达国家基本都是蓝色或浅蓝色。
之所以形成这种现象,就在于一代帝国建立了霸权之后,既得利益阶层就会同时形成,让财政效率下降。帝国为了维持财政需求,就需要不断增加真实的税赋水平,这就形成社会财富从中下层向既得利益阶层输送的一种机制,就导致贫富差距恶化。
贫富差距恶化之后,政府如果欲削减财政支出,就只能削减社会福利(或补助),广大中下层的生存就很难维持。人们可能还记得2020年美国大选过程中的黑命贵运动,本质是疫情时期如果政府削减补助,穷人就过不下去,考虑到民主党更加注重增加社会补助,穷人就会拼命支持民主党。到了这样的阶段,帝国已经无法削减社会福利和补助,也就无法削减财政支出,让政府的负债率开始刚性上升。
从2008年至2022年的14年间,美国政府的负债率上升了超过60个百分点,从不足70%上升到130%,考虑到超过警戒线之后负债率的上升具有不断加速的特征,继续上升60个百分点达到190%可能也只需要7至10年左右,这样的负债率基本就等于财政枯竭,没有了财政支撑的强大美军还怎么征战四方?还怎么维持帝国的荣耀?
一代帝国负债率不断刚性上升之旅,就是奔向夕阳之路,夕阳已经开始照耀美国。
这是历史上所有帝国的轨迹,美国也很难逃出这样的魔咒。
(估计煤粉会认为这是故意黑美国,但真正的中国人、美国人都应该不会这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