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亚洲国家加紧军备、日本间谍来到中国还是从全球产能过剩的终极出路等方面考虑,战争已经不可避免地来临,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可笑地是,很多人还在以为动武不可取,这种文过饰非的思维没有用处,当战争来临时,唯一正确地方式是勇敢地面对战争,而不是讨论是否动武的问题,更不是文过饰非。
每个人都不喜欢战争,都爱好和平,但不能战注定就难有和平。
越南、菲律宾、日本都在加紧军备,他们都不是钱多的没处花了,而是清楚未来的局势,昨日一篇俄罗斯文章——俄称中国将在南海建两座航母基地能挑战任何对手,中国一直声明南海建设是民用,对航行自由没有影响,而美国认为南海设施是为了将南海军事化,老毛子的用心昭然若揭,实际是在给美国人帮腔,这个战略盟友,真的很不错。
美国的今天肯定不想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陆地战争,这是他们所处的财政周期所决定的,但是,代理人之间的战争却是他喜欢的,日本和美国的目的无非是摧毁中国远海和近海之间的海空力量,再加上南海的位置因素,这是他们选择在南海动手的根源,而且在南海,他们有很大的胜算,如果我们认为中国军队(特别是海空军))已经强大到某些人嘴上说的无坚不摧的地步,就不妨拉出来在南海溜溜。
如果一味地躲避战争,当美国组建好联军,在南海巡航的时候,甚至菲律宾的军舰都参与巡航进入中国岛礁12海里以内,那真的好笑了,不仅国际国内好笑,甚至台湾人的心里都好笑了。中缅边界、中印边界会如何发展?也就有了结果了。
可以没种,可以选择不打,结局很清楚,如果选择在南海打,结局大概也清楚。
想想看,1894年以前,经过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军、民用工业,北洋水师,北洋新军都取得很大的发展,清朝呈现出一定的向上势头,当时清朝的舰队规模超过日本,结果,一场甲午海战,一切化为浮云。
中国人原来是什么样?想起了邯郸之战。
长平之战的最终结局是赵军惨败。虽然名将白起出阵,秦军更是虎狼之师,但这个年代的赵军也有非常强大的战斗力,是唯一可以和秦军匹敌的关东军队。赵括亲自率领精兵上前肉搏,秦军的死伤也很惨重,但随着赵括被秦兵射死,40万士兵投降。此后,白起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连哄带骗地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出240个年岁较小的回到赵国。
虽然太史公在《史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秦军的伤亡人数,但中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大师在其《吕思勉读史札记》中推断秦军的伤亡至少高达到25万人。
秦军与赵军,均是那个时代的精锐之师。可惜,赵孝成王和赵括将一国精锐在一战之中损失殆尽。
长平之战有一个很大的疑问,40万赵军为何在赵括战死之后投降?当时的秦国,虽然没有总兵力的具体数字,但可以估算。王翦率60万秦军伐楚时,不断请求秦王赏赐大量的良田美宅,出关前,更连续五次请求,连部下也开始担心这样做会不会太过份,王翦说:“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意思是说秦王嬴政生性多疑,如今秦国全国士兵尽交到自己手中,此时唯有向秦王诸多要求,才可以表明自己除了金钱以外别无他求,借此消除秦王怕他拥兵自立的疑惧。有此可见,战国时期秦国的总兵力也不过六七十万人。何况此时的秦军也遭受很大的损失,长平现存的兵力大约也是三四十万人,与赵军数量不相上下,以赵军的素质和战力,40万赵军的投降应该是有原因的。兵力相近、战力和素质相当的情况下,形成赵军投降的唯一原因或许是赵军丧失了军队的指挥系统。秦军出征一般有主将和副将,主将阵亡,副将代理指挥,难道赵军没有副将?看来,赵孝成王不是一般的“庸”,赵括也不是一般的狂傲自大。
长平之战后不到一年,公元前259年10月,秦昭襄王令五大夫王陵率20万秦军再次进攻赵国,直逼赵国国都邯郸,廉颇率10万赵军抵抗。战争持续至第二年,秦军依旧无法得胜,秦国增兵10万。随后的战事中,秦军战死的达到4、5万人,无奈之下,秦昭襄王命白起接替王陵为将,但白起因病推辞,只能改任王龁接替王陵为将,再次增兵10万围攻邯郸,但仍无法取胜。范睢举荐郑安平为将,率2万秦军携带大量粮草支援王龁,加强对赵的进攻。秦军前后总计投入40多万人。
长平之战后,赵军精锐尽失,但10万守军固守的孤城邯郸,在前后40多万秦军的攻击之下,坚守了两年多,只有四个字可以解释:众志成城!
王陵率领秦军到达邯郸之后,将邯郸团团包围,命令士兵强攻,但邯郸城让秦军吃尽了苦头。邯郸城坚固无比并居高临下,赵国军民占有地利;赵国君臣与士兵百姓同仇敌忾,抱定与邯郸共存亡的决心,拼死决战。赵国相国、平原君赵胜为鼓舞士气,遣散家财犒赏士卒,将自己的妻妾编入行伍,鼓励军民共赴国难,真正的全民皆兵!
军队被困于坚城之下,一向为兵家大忌。秦军远道而来,邯郸距离秦国路途遥远,中间相隔众多并不为秦国所控制的地区,后勤保障拉长,损耗较大,而且容易受到赵军的袭击。赵军对秦军补给线的袭击确实让秦军吃尽了苦头。被困坚城之下越久,士气越低落。但秦国终归是强国,不断增兵,并临阵换将,王龁来到前线,继续猛攻邯郸,邯郸之战到了最困难的时候。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