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楼市观望期的冷静观察

2006年的新政以来,中国楼市进入了一个漫长的观望期。这次观望期历时之长,影响面之广,前景之不明朗,都是史无前例的。很有可能,本轮观望给了中央政府以较大的空间和较充裕的时间,将成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分水岭。也就是说,中央政府将对房地产的调控出台更为严厉的规范的具体的全面的细则,很有可能是以发改委为主体,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8部委配合,为未来5至10年的房地产市场做出重大决策。

这次的楼市观望期有如下特征:

市场成交萎缩,房价将降未降。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四大高房价的城市来讲,成交在新政的打压下普遍萎缩,深圳、北京尤其明显,二手楼比新楼明显。成交萎缩,表明市场缺乏动力,市场供求关系进入常态,这是新政收到的最好的效果之一。房价将降未降,正是观望期的一个特点,发展商在硬挺,购房者在观望,大炒家正在撤出。一旦发展商挺不住,各地房价将迅速回归应有的价值,广大购房者的理性消费将对整个市场构成一种巨大的力量,帮助政府消除房地产的泡沫。

矛盾彻底暴露,盖子已经揭开。这次因沸腾的民怨影响了中央政府的关注和决策,并着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这次调控是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国房地产的第六次调控,也是力度最大、最具体的一次。这次调控首先用文字表述,确定了居住权是基本人权之一,并提出居者有其屋的宏论。这样,发展商的暴利自然是对中低收入群体的财富的疯狂掠夺,也必然激起广大购房对开发商的敌视。因此,中国已经到了改革房地产体制的时候了。

直面社会矛盾,新政多管齐下。在观望期中,中央政府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以行政权调控市场,在遭到地方政府的重重阻挠中,仍然加大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抑制楼价,而没有采取法律的手段。显然,如果房价再降不下来,中央政府在反腐的同时,肯定会采取法律的手段,对不法开发商进行严厉的惩处。北京的副市长和开发商,天津的检察长和开发商,上海的银行行长和开发商……都受到了法律的严惩,而广州、深圳两地之所以尚未下手,并不是没有官商狼狈为奸的案子,而是暂时不查。如果房价下不来,那肯定有官员和开发商为此喋血。从目前局势来看,加上工商的,税务的手段,广州、深圳的效果还比较明显。广州7月份的房价平均下降了340元,深圳的二手楼将近下降了20%,新楼也在下降中。

然而,透过观望的表象看其实质,发展商大多醒悟了,而炒房群体其实是短线在观望,中长线仍然猖獗。短线炒家撤出市场,反应是比较敏感的,而中长线则很难说,市场反应也不明显。相当一部分做中线投资的仍在捂盘,处于一种不买不卖的过程中。如何将炒家手上捂住的这些楼(数量不少)逼出来,将要看下一轮的决斗了。

总之,这轮新政后,中国楼市的观望期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观望期间,各个阶层的心态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有的发展商严重低估了中央政府的决心,总以为能侥幸蒙混下去,没有作好思想上的准备,还在一门心思做那种暴利梦。其实,豪宅+炒卖=暴利的模式已经结束了。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dichan/2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