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曝开发商“隐私”、让政府去“抉择”吧

由于现在网络世界的广泛推广,网络已经进入了千千万万的家庭。由于网络的传播讯息及时快速,而且网络上可以无话不说,随心所欲,尽情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网络让中国的犯罪降低了几个百分点。

上网的群体,小到读小学、初中的十几岁的学生,大到几十岁的老头老太太,网络的影响力和拥有的客户是所有媒体所羡慕的,越来越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交流。方式多样化,除了E-MAIL、聊天工具、博客、BBS等,这些都成为人们进行交流和发布信息的渠道。而现在的很多网站,为了吸引社会的关注,会在网站上公布一些隐私的东西,有的叫法是“报料”,这一类的新闻、文章都会被关注,但是很多文章的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值得商榷,由于缺乏可信度,现在网络上的交流、聊天都被认为是虚拟的,假的。由于隐私的方面包括了生活、工作、观念等,而自曝隐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关注”。

7月26日的新浪房产举行的业内研讨会上,华远集团的总裁任志强又发表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弘论”,在很多人看来,任总的发言有些冲动,但是牛刀不止一次的表示对任总的行为的肯定,敢于正面回答社会问题,勇气可佳。那么任总说了什么呢?任总占在开发商的立场上表示: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如果今后市场内的小户型因为供应加大而跌价的话,开发商完全可以不去盖“卖不出去的房子”。

网上的自曝隐私和任志强的倔强似乎扯不上什么关系,“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牛刀为什么要把它们提出来?其实牛刀认识,这回任志强曝了房产开发商的“隐私”。

“开发商又不是傻子,如果房价会下降,那就不盖了,为什么要盖这么多卖不出去的房子?如果真的小户型达到了一定比例,市场不好了,发展商就不会去投资了。”这难道就是房地产开发商们在对面“90平方米”新政打的“小算盘”吗?只是其他的开发商隐藏在心底不说罢了。任志强或是也是为了“引起关注”,才大胆地“自曝”,比网络上的人曝露的更加彻底,这次没有写在他的博客里,而是在一次业内研讨会上的讲话,随着网络、媒体一古脑的传播到“全世界”上了。

看样子,任总的发言是起到效果的,舆论对任总早也十分关注,任志强写的每一篇博客,说的每一句话,舆论都希望能从字里行间中找到那么点可以拿出来说事的事情,由于前段时间任志强太安静了,才有网络上谣传任志强被抓起来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信?就是因为任老先生最近没说话,既然没有“一石激起千重浪”的言论,那么是不是有别的原因,中央不是对房地产“开刀”了吗?卓越的老总不是被抓了吗?难道任志强也被“规”了,难保网友不会这么想。

大家为什么那么想听任志强的言论呢?而且热评的也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总的惊人之语能激发民众关注房地产业的热情。新政后,90平方米和70%的概念成为争论的焦点。开发商们在观望中研究对策,尤其当《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给予90平方米和70%的权威解释后,开发商“松了一口气”。观望造成的损失没有白费,一个字“值”!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开发商虽然解决了眼前的近忧,但是“远虑”是难以避免的,这个时候,任志强的“曝隐私”的做法就是充分考虑到了远虑这点,所以对新政的“应对之策”。不仅仅如此,深圳的第一块限定户型的住宅用地,日前被拍卖成功,成交额高达3.27亿,为什么开发商们都争着新政后的这一块地,牛刀认为,用意值得商榷,投资那么的资金在一块限户型用地上,无疑是告诉所有人,这块地的价格有目共睹,既然地价这么高,那么在这块地上盖出来的房子就便宜不了,如果90平方米的住宅价格更高了,那么新政的90平方米的概念是不是就是政府“找了一块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自己抽自己耳光”?

政府将如何应对呢?在面对开发商的自曝“隐私”和“引起关注”,面对房地产开发商们在执行国家政策与捍卫自身利益的博弈中总能找出来的“借口”,政府该如何面对?今天的“假设”,假设开发商们真的不去盖90平方米住房了,或是90平方米的价格更高了,那么当“假设”成为明天的“现实”的时候,国家政策的权威性,可信度都会大打折扣,如何让制定的政策不会被“对策”反击,如何让政策的“眼光”看得更远呢?如何让开发商自曝“隐私”却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呢?都是政府和国家需要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否则,政府的威信何在?脸面何在?是让开发商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还是开发商老老实实的听话办事?路该怎么走?政府自己去做个“抉择”吧!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dichan/29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