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你今天受欺骗了吗?

昨日有位朋友发来一篇文章,中心意思是说国际金价在几年内会上涨到65000美元/盎司,这个价格对错没必要争论,但这涉及到今天的中心议题。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秤砣,它的重量是固定的,也是标准的,然后称出其他东西的重量,大家都认可;可是,如果换一个重量随时变化的秤砣,大家认可吗?谁也不认可。如果你去市场买东西,卖家用这样的秤砣,你非跟他干起来不可。

现在,将游戏变换一下,秤砣换成纸币(因为每张纸币代表的就是一定的价值),被称的对象换成黄金,你认可吗?你会认可(金价的左边是黄金,右边是元,就是这个含义),因为这是今天的思维定式,当然这种定式是纸币的发行者给你灌输的。

可是,你知道这里有一个错误吗?纸币代表的价值是时刻变化的(相当于秤砣的重量是变化的),而且变化的趋势总是下降的,你还愿意认可这杆秤吗?估计你怀疑了,这就对了。

有朋友在微博中问我,我买了黄金,需要实现利润,如果不做价差、不卖掉,怎么实现我的利润?我回答说:我为什么要卖掉?原因在于,黄金代表的是恒定的价值,纸币代表的是不断下降的价值(每年下降的幅度就是真实的通胀率),黄金是财富,纸币仅仅代表了部分物质需求,这种“卖掉”的过程是不符合逻辑的。

纸币的价值是多少?按我说,不如砖头,你可能会笑话如松。但是,大家想想,不考虑价格,砖头的价值是恒定的,他就是砌墙的一块材料,无论价格怎么变,实用功能是不变的,是一种恒定(不考虑时间长了以后,砖头的质量也会下降)。可是,纸币所代表的价值每年按通胀率下降,纸币比砖头更好吗?

但是,人们不能储存那么多的砖头,砖头时间长了也会“变质”,丧失实用功能,如果有一种东西,内在的信用恒定,可以随时换来砖头等等物资(和你需要的服务),就好了,那就是黄金,一般等价物,所以,它注定是天然的“秤砣”。

到此,也就可以看出黄金和纸币之间的关系,按纸币计量,金价到多少都可以。但这种思维依旧还是低级的,因为纸币还是在秤砣的位置,秤砣的重量随时变化,你还是不认可;调转个方向,将纸币和黄金掉个个,黄金到秤砣的位置,称称纸币的价值,你就满意了。

你满意了,估计纸币发行者就不满意,这一点实在无法细说了。

但纸币也不是没有反扑之力,它反扑的地方就是:第一,投资收益(扣除通胀之后)。当这个收益为正的时候,他的价值就是上升的,黄金歇菜了。这点无关紧要,因为投资是很专业的活动,并不适合社会上的大多数人。一种货币如果仅仅适合少数人,这种货币就没有长期存在的基础,所以,很多纸币的寿命很短,但有些社会,需要的就是这种只适合少数人的货币(所以,货币是文化的外延,这在《如松看货币之道》这本书中特意说明过)。但是,如果创造出一个投资场所,适合所有人,连退休老人都可以放心地将退休金投入,投资就不再仅仅是少数人的事情,这就是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演的事情。这让投资收益变的重要,纸币的地位和价值上升(信用更高);第二,纸币发行者要求社会的支付行为以纸币完成,纸币的需求膨胀了,地位提高了。但如果民间自愿(无奈地)开始使用黄金来完成支付,黄金的用量将急剧膨胀,纸币的价格就会立即惨跌(这是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故事)甚至无限接近于零(这就是法币的故事,也是巴西和阿根廷曾经上演的故事,可以在数年间就完成这一过程)。

所以,纸币既是投资,更是ZQ的一部分。

今天文章的核心内容是,我们要赢取的是财富,黄金代表的就是这种财富。他包括丰富的内涵: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人信任就是一种地位,只有拥有信用才能实现);更有保证的购买力;淡定而不浮躁的性格(恒定就是淡定的一种表现);更多的资源(拥有个人和企业的信用,就有更多的资源可以随时调动);黄金的属性是客观的,意味着和周边每个人和环境都可以共融而实现共赢,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财富。如果出售黄金般的信用获得金钱,剩下的就仅仅是不断下降的购买力,是自残行为。试试用黄金做秤砣,是思维方式的跃升,观察任何一件普通的事情,你会有惊喜,因为它会打开另外一扇窗。

希望大家共勉。

注:今日周末,本来不想写文章了,但是,很多人给如松发了红包,如松也想回报朋友。过去的文章虽然都是用心在写,但仅仅是经济金融层面。为了回报大家一个“红包”,写下这段话。有些人会嗤之以鼻,因为认为纸币就是自己的生命;但我也相信,更多的朋友会有所悟,这才是回报。希望每个人都去积累真正的财富,而不要卖掉“黄金”实现纸币的利润,这是自残。从思维方式上,给大家打开另一扇窗,看到另外一个“世界”——我们积累黄金和“黄金的性格”,然后用黄金称一称纸币!

 

有人说,这个图像有点“山寨”,但最大的优点是,它是我女儿在国外拍摄的,没法假冒。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rusong/205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