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美国财政部、美联储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紧急救助并没有缓解投资者的信心。美股周一开盘后,美国银行股出现集体暴跌,第一共和银行开盘后暴跌超过70%;西太平洋银行下跌超过40%,开盘后触发熔断;西部联合银行下跌超过80%并连续停牌;齐昂银行(ZION.US)盘前跌超28%,开盘后也触发熔断……。
大家的病都是一样的。
在过去数十年中所有金融机构都将国债(和高级商业债券)当做安全资产,大家都持有大量的相关债券,当美联储快速加息、将基准利率从零提升到4.75%之后直接导致债券价格暴跌,这让银行资产大幅缩水。银行资产缩水之后,存款人就会担忧自己储蓄的安全性,银行就会遭遇流动性危机,然后银行就只能在低价抛售这些债券,将浮亏变成了实亏。当实亏兑现之后存款人、投资人都更加恐慌,市场也会对这些金融机构关闭融资的大门,结果立即陷入了危机之中。
现在美国宣布由财政部和美联储对这些银行进行救助,美国已经是赤字财政,自己并无财力进行救助,这本质就是美联储为商业银行的坏账兜底。有人说这是美国财政部借钱给商业银行,美国纳税人不会遭到损失,那要请问商业银行破产之后哪里还有还债能力?储户将钱取走之后还要还回来(归还财政部的借款)吗?这就让“借”的说法不攻自破。今天美国的做法与次贷危机之后的做法并无差别,当时为了拯救金融体系让美国政府背上了巨额债务(导致政府负债率飙升),说的也是“借”,如果是“借”就应该有借有还,美国政府今天就不会为自己高昂的债务发愁。所以,无论次贷危机之后还是本次的银行业危机之后,都是财政(也可以看做是美联储)为美国金融业的坏账直接买单,最后能够拿回来的也只是一点骨头渣而已(可以拿回很少量参股的救助资金)。因此,无论救助次贷危机还是今天救助商业银行,都是美国的纳税人买单。
有意思的是,美联储在救助商业银行的同时,自己却也在病床上。
到目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约为8.4万亿美元,这其中持有的国债规模约为5.4万亿美元,MBS(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约为2.6万亿美元,合计约8万亿美元。美联储持有的这些债券基本都是在零利率时期购买,即在债券价格的最高点买入。目前,美联储从去年开始暴力加息之后,美国国债价格已经从最高点下跌了约20%,MBS的跌幅会超过国债,这就意味着美联储自己也出现了大约1.6万亿美元的浮亏。
美联储加息的过程就是将债券在低位抛售(回收美元推升利率)的过程,结果浮亏不断变现为实亏,美联储自成立以来在去年首次出现了亏损。
现在,自己患病的美联储又开始开足马力救助奔向太平间的商业银行,如此就会带来下述问题:
第一,今天美国的通胀率在6.4%的位置上,美联储在这个位置上购债、印钞救市当然会刺激通胀上行。
第二,通胀上行之后美联储是否继续加息?不加息,通胀就会不断恶化,民众收入购买力快速缩水,就会导致社会危机,这是前些年委内瑞拉之路。
如果加息,就是继续将自己持有的债券高买低卖,亏损扩大。同时债券价格继续下跌,金融机构继续暴雷,美联储救还是不救?当然还得继续救,恶性循环就会不断持续。当美联储的净资产损失殆尽之时,就是美联储关门之日。
其实没有任何一间银行(包括央行)可以屹立不倒,今天寿命最长的央行应该是英格兰央行,至今也不过只有329年,每一间银行都有关门歇业的时候,美联储也会有这一天。
第三,既然美联储选择继续印钞救市,就意味着通胀会继续上行,从趋势来说美债价格就会继续下跌,单位美元购买力下降再加上美债价格下跌,国外美债持有人(主要是日本、中国、英国等央行)凭什么还继续持有美债?既然美债价格还会继续下跌,其他金融机构(包括美国的金融机构)凭什么买入并持有?当大家拒绝持有美债的时候,美国政府的债务就发不出去,再加上国债收益率的持续上升让美国财政不堪重负,美国政府就会破产。此时美联储还得继续印钞救助,美元洪水继续涌出,通胀继续上行,让恶性循环继续下去。
预计,市场很快就会聚焦美国政府的债务问题以及美联储的亏损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巴黎的出租车都拒绝美元付款,今天美元的问题比那时要严重的多,一旦美元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就是美元(和纸币)的大限。
美元体系的“暴雷”会彻底颠覆今天的世界。
当今世界的金融体系是依靠美元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欧元、日元等纸币与美元的病症是一模一样的),这些纸币构成了绝大多数央行的外汇储备。当今时代的国际贸易体系与美元体系是休戚相关、相互依存的,当这些央行失信、国际储备货币失去购买力之后,各国以纸币组成的外汇储备就失去了购买力,国际贸易就会瞬间冰冻起来(或者使用金银交易,或者就是以物易物,这都是十分低效的),此时以出口为目的的工厂会集中倒闭,这导致出口国的失业率飙升,而进口不足(尤其是能源和食品进口不足)又会导致物资短缺,让各国通胀失控的同时也同时摧毁本国的货币体系。
有人说没有逆全球化,只有国际贸易区域化,这些说法显然是值得磋商的。美元、欧元等纸本位货币承担着国际信用的职责,当它们快速贬值(不被国际市场所接受)之时就意味着国际信用市场在快速收缩,也就无法继续支撑全球贸易。国际信用市场可以保持长期稳定、海运航线廉价高效(这背后意味着巨大的军费支出)是贸易全球化的两块基石,无论国际信用市场快速收缩还是战争导致的海运航线风险飙升(甚至中断)都会彻底撕碎全球贸易网络,这才是真正的逆全球化。因此,没有贸易区域化,只有再国家化。
多长的时间才能完成上述过程?预计也就几年的时间。
我们来到了一个跨世纪的窗口,旧的秩序正在失控,而新的秩序尚未奠基,谁能救赎我们?
但有一点是永远不变的,越是大动荡的时期,越是一个人改变自己命运的良机,所以才有这样一句名言:浪费危机才是最大的奢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