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这个泡沫一旦破裂,才是真正的天崩地裂!

从非洲出现智人(智人即现代人)到现在已经约30万年,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总共诞生了约1000亿人,为人类繁荣提供契机的是两次革命。

第一次是1万年前的农业革命。

以前在这个栏目中陈述过,一万年以前的气候十分寒冷导致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平面大约比现在低超过100米,人们如果愿意可以选择步行到台湾岛甚至日本列岛,相反,陆地却基本被冰雪(冰山)所覆盖。从大约一万年开始地球温度出现了大幅上升,冰山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被冰雪(冰山)覆盖的地球中纬度甚至高纬度地区开始裸露了出来,大致展现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世界容貌(但7000年前后的海平面比现在还要高一些,长江三角洲的上海、镇江等地处于海底),从这一时期开始北欧才开始出现人类活动的痕迹,此时就进入了农耕和饲养家畜的时代,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社会转向定居社会,文明开始从世界各地诞生,这是人口的第一次爆炸。

我们今天津津乐道的文明古国都从这一时刻开始陆续诞生,当然最早、也最著名的无疑是苏美尔文明,一般认为苏美尔文明从距今六七千年前就开始了,与气候变迁高度吻合。

第二次人口爆炸始于约200年前的工业革命,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或许是最关键的标志。

下图可以说明本次人口大爆炸的猛烈程度。

造成人口大爆炸的原因也是确定的,那就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或者说是农业工业化的结果,无论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还是从科学的角度都可以得到这个结论。

先从历史进程来说:

人类第一次摆脱饥荒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随着欧洲开启了工业革命,这些国家率先进入了现代社会,也逐渐摆脱了饥荒。

随后工业革命不断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也就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摆脱饥荒。

二战是个重要的节点,二战之后开启了贸易全球化的进程,以前经常说这就是全球经济美元化的过程,也是工业化在世界各地被不断复制(应该注意这两个字,源于很多国家是在未改变政治体制和本土文化基础上实现了工业化,这种工业化就不是原创只是复制)的过程,南美、亚洲、欧洲、非洲很多国家在这个过程中都复制了工业化,也摆脱了饥荒。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摆脱饥荒,这意味着工业化之后让食品供给能力空前增强;反过来说,既然食品供给的能力空前增强,当然就会带来人口的大爆炸。

然后我们再从科学的角度来理解。

现代工业离不开星罗棋布的电网,但星罗棋布的电网也支持了耕地的灌溉和排水,让农业具备了抵御干旱和洪涝的能力,而旱、涝是人类数千年农业活动中的最大威胁,也是最致命的威胁。如果没有工业化,只为农业建立这些星罗棋布的电网,电力成本将极其高昂,粮食的成本将高到无法想象,所以这是无法想象的。这一点在后面各项中都有体现,就不再一一重复,即无法单单为农业建立这些数不清的工业要素。

现代社会离不开机械工业,农机就是工业活动的一部分。当农机得到普及之后,播种与收割的效率就会大幅提高,压缩了播种与收割所消耗的时间,这就延长了植物生长期,有些原本只能种植一季的土地甚至可以种植一季半,这推动产量的提高。在传统农业中,收割一直是一个难题,比如小麦成熟时如果不能及时收割,就会大幅减产(掉粒),如果遇到风雨,甚至可能颗粒无收,所以在传统农业时期,一旦到了小麦收割期,政府就会要求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对小麦进行抢收,即便如此也无法避免收割期的损失。但农机普及之后,再加上准确的天气预报,这根本就不再是问题,可以在几天内迅速收割完毕,保证小麦产量在收割期不受损失。

1906年,哈伯-博施法被发明,这是一项利用空气中含量丰富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技术,实现了化肥的大量生产,此后氮磷钾肥都开始发展起来。但仅仅有技术还不行,还要有化工尤其是石油化工行业的大发展才能支撑化肥工业(这是科学常识),所以工业化支撑起了整个化肥工业,这让农业产量突飞猛进。

农药的作用与化肥类似,工业化支撑了农药工业,也推动了农业水平。

仓储、运输……

能源工业、燃料工业……

金融保险……

等等,都是农业工业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一个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所有支撑工业的要素都会深入到农业领域大显身手,这就实现了农业的工业化。

农业工业化到底给农业产量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中国自己就是一个例子。

中国在过去四十年中迅速完成了工业化建设,数不清的工业区、道路、桥梁、城镇等拔地而起,这利用了大量的耕地,所以工业化之后中国的耕地数量是大幅减少的,否则政府就不必划一个18亿亩红线,但看看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变化,就知道农业工业化的威力,见下图。

以1976年为基准,当年的粮食产量是28630.5万吨,耕地面积减少之后的2021年的总产量是68284.75万吨,45年中的增幅居然达到了138.5%。这与我们的直观感觉是一致的,六七十年代的亩产不过三四百斤(没有严重旱涝灾害的年份),现在超过千斤(可以抵御旱涝灾害),与上述总产量的增长比例接近。这就是农业工业化的威力。所以是因为农业工业化让中国摆脱了饥荒,让14亿人可以吃饱肚子。

二战之后世界很多国家都经历了这个过程,无论体制还是文化都未改变,只是因为参与全球化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就让本国摆脱了饥荒,都是农业工业化的结果。

反过来说,是全球化让全球复制了工业化,也就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农业工业化,这推动了全球粮食产量的超常增长,从而支撑了全球人口大爆炸。

今天的世界有各种泡沫,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古董泡沫,等等,人口大爆炸所形成的是不是人丁泡沫?或许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如果全球化得到不断深入,国际和平可以长期保持,世界各国的工业化水平得到不断发展、提升,农业工业化的潜力就会被不断挖掘、释放,现在的人口爆炸就肯定不是泡沫。

可现在我们看到的是相反的现象。

大国对抗正愈演愈烈,全球产业链正在加速断裂,由于很多国家的工业化并不是原创而是复制,这必然导致全球很多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剧烈倒退,工业要素就会逐渐退出农业活动,农业工业化就会进入衰退期,会导致什么结果?

其实,已经有一个国家给出了答案,它就是斯里兰卡。

在全球化加速推进时期,斯里兰卡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其优势产业有三个,一是旅游(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属于全球化产业),二就是来料加工,三就是农业,主要是茶叶。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时期,各国就可以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这是参与全球化的基础),工业化就可以得到不断深入。可当国际收支失衡之后,就被动脱离(或部分脱离)了全球化,本国的工业体系就难以继续正常运转,很多工业要素就会出现萎缩或短缺,这些工业要素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就会减弱甚至直接退出,就会对农业产量造成影响。

斯里兰卡虽然国家很小,但一个农业子行业却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那就是茶叶(红茶)生产。由于国际收支平衡被打破让斯里兰卡在2022年遭遇了债务危机,其工业体系陷入瘫痪,结果电力、水力、燃油、化肥短缺和运输得不到保证让斯里兰卡茶叶减产了19%,茶叶供给短缺直接推动了国际茶叶价格的上涨。

最终的结论是,全球化加速推进时期,工业化被加速复制,全球耕地面积会被动减少(这种减少当然是适度的),这是全球食品供给越来越有保证的时期,是温饱得到保证的时期;相反,全球化逆转意味着全球工业化的进程遇阻甚至开始衰退,农业工业化的进程遇阻甚至出现了倒退,尤其是一些国家开始强行扩大耕种面积之时,意味着“饥饿”很可能又开始光顾这个世界。而股市泡沫、楼市泡沫、债券泡沫、古董泡沫等,或许都不过是人丁泡沫的寄生物。

这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前途诡异莫测的年代。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rusong/06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