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此次央行出台的把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把同业存款转为一般存款,免缴存款准备金的做法大大超出市场预料。其实正好相反,央行的做法恰恰落在市场预料之中,其实央行早就要出台把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而不收存款准备金也是无奈之举,央行其实也想收,但是在目前这样的资金面情况下,央行还能完成国务院提出的下调融资成本的目标吗。
把同业存款纳入存贷比考核的目的其实是为了释放商业银行的贷款,把表外贷款转入表内,因为此前的贷存比考核标准让银行的可贷资金进一步逼仄,而商业银行为了规避这个贷存比考核,就用同业存款或者银行理财产品的形式把表内的一般存款转为表外的同业存款,然后进行高息放贷,投向房地产和地方政府等高收益高风险的领域,并且进行刚性兑付,商业银行的这个业务最终形成了期限错配,对金融安全造成一定风险。
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贷存比是按照季度进行考核的,每到季度末,商业银行为了达到监管要求,就会把表外的同业存款转入表内,这就是所谓的冲时点,这种方式既纵容了商业银行的作假行为,也让监管数据失真,并且大量的资金在表内核表外之间挪动,也蕴含风险,所以央行不得不将同业存款纳入一般存款。
但是当前中国金融监管的一大问题就是,一旦一个制度出台改变市场现有市场秩序,必然就会产生一个变形或者扭曲,对市场的机理造成破坏。而为了规避此前的扭曲,监管层就必然再出台一个政策,而这个政策就会造成一个更大的扭曲和变形,目前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正在走入这个死循环里。
央行同业存款新规是解决了以上问题,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央行可能是没想到,或者是想到了,也没办法,暂时只能听之任之,那就是商业银行这样就可以把大量的一般存款穿上同业存款的马甲,然规避上交存款准备金,银行存款就可以通过信贷无限放大,在操作上这是非常简单的。
将一般性存款转化为非银同业存款,可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客户的存款,先购买非银机构的产品,再以非银同业存款的名义存进银行;二是银行利用现有存款,认购非银机构的各种产品,最后又回到银行。目前同业存款仅信托、保险、证券三大非银行业的资产规模,就已突破24万亿元。
而对这种做法更有冲动的是中小银行,因为这样一来受冲击最大的是中小银行,这更是央行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央行从去年以来通过SLO、SLF或者MLF等创新金融工具进行的定向调控,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其实是个中小银行提供流动性,然后让中小银行给中小企业放贷,而后者正是此轮经济下行中受创最深者。
按照央行的此次定义,今后同业存款仅指银行之间的资金往来,这意味着银行之间的同业存款不纳入贷存比考核,但要上缴存款准备金,而中小银行的资金相当部分来源于同业,尤其是国有大行,因为中小银行网点少,吸储能力差,一般都是通过大行融入资金,然后进行资金运作的。而且,其他非银的同业存款主要是基金、证券、保险、信托等的存款主要是存放四大行。那么这个政策出台后,中小银行从四大行拆入资金将更加困难,资金成本会更高,就更加难以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当然,中小银行也可以规避,比如大型银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然后将资金存放到中小银行,但是这中间必然有非银机构的收费成本,资金成本的上行也是必然的,这就是通道成本。未来非银机构的产品发行将可能更加多。
从上文我们知道,央行为了治理同业存款的问题,把同业存款转为一般存款,但这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将更高的存款准备金,抬高了资金成本,央行不得不暂时允许这部分存款不交存款准备金,但商业银行对这样的政策可以规避,并可能形成贷款资金的无限放大,而中小银行又可能由于央行新规而导致资金成本提高,并可能产生大量的套利行为。央行一些列做法最后又绕回去了,为非银机构提供了大量的通道收入和市场,而这个市场是基于政府给予的政策通道,而不是其市场开拓和产品研发能力的表现。
出现以上不正常的现象不能归责于央行,而是中国金融体制的固有矛盾:国有银行垄断独大,预算软约束,中小企业资金可得性差,利率没有市场化等等。
不过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商业银行法修改后,贷存比这个指标必然被废除,存款准备金今后必然趋势性下降,那时候同业存款必然就跟一般存款一样上缴存款准备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