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围内大宗商品的持续下跌,表明的是世界上所有货币的升值,当然主要是以美元的升值为代表,作为债务凭证的货币,尤其是美元的上涨,急剧加重了债务实际额的上升。
货币本质上是一种债务,货币升值,是相对于物质商品的贬值而言,资产和商品的贬值其实是作为债务抵押物的贬值,这是由于在整个债务链条中,其中有一部分人债权过重进行套现开始的,这就会形成通缩。套现导致货币升值,资产和商品贬值,债务抵押品价值不足,套现进一步加剧,套现的行为是对其他债权人的不公平。
因为每一次套现,都会让其他债务人的抵押品贬值,然后大家都去争先恐后的套现,就会形成踩踏效应。四维宏观智库认为,此轮由石油价格断崖式下跌,引发的铜价格的大幅跳水,以及带动整个大宗商品价格再次更大幅度的跳水,很可能是世界经济紧缩的一个典型场景,由此产生的进一步的破坏性可能还将后续展开。
1月14日,伦敦铜价格跌倒五年半新低,伦铜一度下跌逾8%,而上海的铜也到了跌停板,带动其他大宗商品大幅跳水,伦敦期锌、期铅及期镍下跌约3%,沪铝、及沪铅触及合约低位。
铜向来被看作第二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资,也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许多人认为铜的大幅下跌与近期石油价格的下跌带动有关,交易员显然在减少石油的损失,这种减少其实也是套现的一种。
原油价格的下跌相对于铜要简单的多,所以当原油价格下跌的时候,本智库没有断定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因为石油价格下跌固然由世界经济放缓,原油库存过大,更是因为美国页岩油的开采,改变了世界能源供给格局,而且原油价格的下得对世界经济基本上是一个支撑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欧洲、中国和日本这样的石油纯进口国家,原油价格的下跌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成本,另外在这些国家中,对于在石油方面投入都是消费品,在这方面的融资债务也很少。
但是铜就复杂的多,更让人担忧的是中国的融资铜,有数据表明,在中国保税区仓库中储存了世界库存的四分之三。四年前,上海的铜库存占世界总库存的30%,伦敦商品交易所占全球库存的六成;。七成以上中国进口的铜,不是被用在电缆、住房或电器上,而是被用来融资、抵押套取银行贷款上。
中国银行业最近几年的融资抵押业务不仅仅是铜,包括了铜,铁矿石、棕榈油、天然橡胶,大豆几乎所有大宗商品,这就是骗贷套利,去年青岛港发生融资铜资金链断裂事件,媒体报道无数,这里不详述。
简单讲,其实就是拿铜作抵押,然后从银行贷款,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债务融资行为。这种行为最让人担心的还是一批货物重复抵押,就会形成借贷泡沫,一旦抵押品价格下跌,银行要求增加抵押品价值,或者要求还款,债务人资金链断裂,就可能导致整个包括银行的所有债权人的套现行为,逼迫铜价继续下跌。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此次铜下跌与中国银行业的收款要求有关,但是笔者人为这种可能是有的,因为中国经济到了今年一月份从各种数据看都还在加速下跌,企业要么亏损要么无收益,他们为了保持债务的存续或者进一步的融资,必须斩掉部分债权,而商业银行要维持下一步的贷款,要保持风险,也会对部分债权进行清理,这就有可能导致在铜融资方面的清偿行为。
大宗商品的下跌留给银行的是矿山和仓储的一大堆烂账,如果能够把这些烂账与其他债务链条隔离开来,尤其是和金融体系隔离开来,就不至于形成对整体全局性的影响。相信这个可能性是有的,去年全年大宗商品处于熊市中,大多数银行已经清理了商品头寸,而原油已经引起俄罗斯和委内瑞拉等的危机,所以引起全局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不是那么大。
只要还能够有融资,就不会有危机,这方面,从全世界范围看,尽管中国经济下滑是最明显的,但是中国政府手里的牌最多,中国央行的宽松政策还没出尽,中国政府财政收入实力很强,债务较轻,个人的债务也比较轻,比较重的企业的债务完全可以逐渐转嫁给底层,比如最近今年大规模的民间借贷清偿行为。
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欧日经济风险释放基本完毕,其他新兴经济体个别风险暴露不影响全局,所以现在是考验世界经济精英智慧的时候,在这里尤其是中国的银行业如何处理铜融资危机就显得非常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