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多次跟学生讲一个故事:在老家时,想把狗从狗窝弄出来,用棍子去捅,狗死活都不会出来,说不定还会把你咬上一口;而把一块骨头,放到狗窝门口,狗“嗖”的一下就会出来,出来以后,还可能到你跟前摇头摆尾,以示感谢。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不管是做人,管理企业,还是治理国家,不要逼迫别人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要制定一种政策,设计一种机制,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利益,以利益诱导别人的行为,以行动促进别人利益的实现,别人就会为你驱使,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人来熙熙,皆为利来;人来攘攘,皆为利往,因此,从利益入手,准确说从增进福利企业举办人的利益入手,使其愿意举办福利企业,愿意转为福利企业是我们制定刺激福利企业发展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新创办多少个福利企业,使多少家普通企业转化为福利企业)
使更多的残疾人就业,也有一个政策博弈问题。各种补贴过多,使残疾人失去了就业的动力,在残疾人就业权衡比较中,便使其丧失了就业的动力,因为成本收益不匹配,自然残疾人就不愿意选择就业。这就失去了我们政策制定的初衷,使得残疾人真正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包袱,更不利于残疾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我们的政策绝不能形成这样的一个结果。我们要让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愿意就业,选择就业,这就要在就业和不就业的收益比较中造成相当差距,使残疾人在综合比较权衡了成本收益后,做出就业的决定,从而使残疾人不再是社会的包袱,而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在劳动中树立尊严和人生价值。
因此,我们的调研中,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利益权衡比较,即包含企业,也包括残疾职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