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回顾一下全年中国经济走势,有什么心得可与大家分享的呢?
概括起来,其实就三点:第一,持续十多年的中国房地产大牛市,今年二季度见顶,啥时崩盘不知道,但整个行业供需形势出现逆转;第二,中国经济生产率提升空间和潜力仍有,但增速开始放缓了,经济开始结构转型,服务业成为亮点;第三,中央谋求经济软着陆,靠反腐推动改革,靠债权经济转型股权经济,靠输出过剩产能铺路人民币国际化。
首先,房地产行业今年二季度见顶衰退,是大家都看得见的事实,突出标志,就是价格和销售同比环比负增长。这是今年中国央行不断开闸放水搞宽松货币的根本原因。虽然在今年四季度,由于央行放水、地产商降价、地方政府解除限购令等综合因素,导致地产行业企稳,未出现塌方崩盘走势。但无论是中央还是行业内人士,都明白房地产大牛市过去了,过去拿箩筐装钱的好日子,近十年内估计是看不见了。所以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中,关于房地产行业的表述,居然一字都没有。这说明大领导对地产行业后面发生什么,心里有数。尤其是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这摆明是给地产行业收尸的节奏。
房地产行业实在太重要,被分析师称为“全宇宙已知最重要的行业”,之所以如此,就在于中国储蓄资源的三成都投在房地产上。一般人看房地产,只将眼睛放在房价走势上,但少有人知道自己买的银行理财产品,有一半和房地产项目直接挂钩的,剩下的一半中,大多数又是和房地产行业相关上下游行业,譬如矿业。房地产行业一旦出现问题,后面就是一连串的不可测事件:你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很可能打水漂了,这要大面积出事,别指望银行会给你顶雷,因为协议说的很清楚,银行不保底。然后,就是地方财政收入枯竭,近期大家都看见新闻里吧?一些二三线城市老师上街游行讨欠薪,为何如此?地方财政是真没钱了,北京上海一线城市土地还能卖出去好价钱,那些二三线城市土地现在都没人要,地方财政立即抓瞎。要命的是,之前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圈的一大笔钱,很可能因此变为坏账,所谓地方债危机,这并非空穴来风。
房地产行业一旦出现转折点,宏观经济也要随之调整,这是必然的,所谓经济结构转型。一些产业衰落,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兴产业兴起。那么目前中国经济的亮点在哪里呢?从区域上说,是中部地区,从行业上说,是服务业,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的行业。这个从哪里能看出来呢?从这几年来投资持续高增长的领域和地区可以看出来。这两三年来,外资直接投资增速总体是放缓的,但流入中部地区的外资增速始终高企不下;同时,外资流入服务业的增速也一直高企不下。这一点,大家可以从阿里巴巴和京东,乃至快递行业的火爆看出来。但整体上看,中国经济生产率提升速度是放缓的,这意味着今后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升值的空间和幅度,不会太大了。经济结构转型,按常理而言,应该是经济硬着陆,因为新行业兴起,必然是传统行业部门企业破产倒闭为代价,老的不死,不释放出资金和劳动力,新产业就不可能好好活。但经济硬着陆实在太痛苦,引发的社会动荡,是任何一国政府都想极力避免的。
目前为止,中国政府做了三件事来避免地产衰退引发的硬着陆。
第一件事,就是简政放权,减税让利,打破国企垄断,降低行业准入门槛,促进经济充分竞争。这个工作不好做,因为既有利益集团的势力非常强大,那么大领导干的事情,就是反腐,从央企到地方国企,从中央到地方,大老虎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进去,小鬼是一个接着一个被下油锅,后面紧接着就是剧烈的人事变动。大家不要认为,这是简单的权力斗争,不是的,
第二件事,就是搞资产泡沫,取代地产泡沫,这不是简单的让大家发投机横财,背后体现的是对经济结构的重组,因为中国企业融资一直靠银行,这是债务,大家都知道,银行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的,经济繁荣之时,恨不得将钱塞进企业家口袋,到经济衰退之日,立即抽贷没商量。这非关乎人性,而是行业性质决定,这也决定了经济剧烈波动,如果企业融资来自股权或债券直接融资呢?那么形势就好不少,起码经济波动没那么夸张。这就是中央今年大力搞国企混合制改革,并刺激股市泡沫的根本原因。所以明白了这个,就明白近期股市暴涨,体现的其实是国家意志。
第三件事,就是搞“一带一路”输出过剩产能。地产衰退,相关上下游行业企业不都是要关停并转吗?譬如钢铁、建筑之类,现在好了,大领导兼职中国首席销售员,推销高铁、基建项目,拉来一大串国际订单,对方没钱没关系,中国外储借钱给对方,但对方还债,可以不用美元,拿人民币即可,这和二战后马歇尔计划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解决本国过剩产能问题,同时又给人民币国际化铺路。
以上三点,是今年中国经济的最大变化和看点,这些会不会奏效,2015年,中国经济能有什么大变化,下次我们有时间再接着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