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1689年英国的光荣革命和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之后,现代社会制度得以首先在欧洲建立起来,让欧洲经济、科技、军事获得了一日千里的发展,工业革命如火如荼,欧洲开始跨入工业化社会。
工业社会对农耕和游牧社会具有维度优势,这是显而易见的,欧洲开始以更强的组织性、更先进的工业能力和科技水平为依托,再加上坚船利炮为武器来改变世界。
欧洲首先通过地理大发现,通过在美洲建立殖民地改变了美洲。
葡萄牙、法国、英国、荷兰通过殖民行动进入了非洲。
西班牙跨越大西洋和太平洋在菲律宾建立了殖民地;英国、法国通过肢解奥斯曼帝国改变了中东;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印度皇帝;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的国门;美国的铁甲战舰打开了日本的国门;法国在越南和中南半岛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欧洲通过这些征服行动改变了亚洲。
虽然俄罗斯自认为是欧洲国家,但也要接受西欧国家的“洗礼”。
在1853年英法联合舰队对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海战中,联合舰队的蒸汽动力相对黑海舰队的风帆动力在速度和灵活性上拥有绝对优势,联合舰队现代爆炸性炮弹的破坏力远非黑海舰队的实心弹可比,联合舰队的铁甲船可以对木质帆船形成降维打击,结果黑海舰队迅速覆灭,以至于沙皇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直接取消了黑海舰队的番号。
当黑海舰队全军覆灭之后,再加上英法军队已经完成了现代化改造,俄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战败就已经无法避免,同时还赔上了一个沙皇——尼古拉一世。
俄罗斯可以克服无数挫折建成横跨欧亚大陆的大帝国,自有其独到的竞争力,这个国家的韧性是出类拔萃的,每次重大的挫败之后都会开启改革,向自己开刀,这种精神力量是必须尊重的。
克里米亚战争战败之后,俄罗斯开启了追赶世界的进程,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大约100年。
1855年登基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作为这场改革的发起者居功至伟,他解放了农奴,设立了地方自治议会,修订司法制度,充实初等教育、改革军制,等等,努力推动俄罗斯的现代化,就在这个时期,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成为世界最著名的科学院之一,涌现出大量的杰出科学家,这些改革就是俄罗斯以及苏联崛起的基石。
到了20世纪前期,俄罗斯抓住了三次机遇将自己建设成足以与英美匹敌的大帝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德国受到欧美社会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孤立,内部又爆发了恶性通胀,苏联与德国迅速走近,从德国获得了最先进的工业技术尤其是军工技术,让苏联的军工水平迅速上了台阶;
1929年美欧爆发了大萧条,无数大企业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苏联开始发挥国家主义的优势,大肆购买欧美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让苏联迅速建立起最现代化的工业体系;
作为二战战胜国,苏联从德国拉走了大量最先进的工业和军工装备,还带走了一批德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在上述三个历史阶段,可以用“德美英跌到,俄罗斯吃饱”来形容,到了战后的六七十年代,苏联帝国的工业实力达到了顶峰,美英几乎被压制的喘不过气来。
1968年8月20日晚上9点40分,东德陆军第7摩托化步兵团越过边界屏障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到1968年8月21日上午9点,在不到12个小时之内苏联红军带领的华约军队就控制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这种机械化突击能力让美国带领的北约震惊,甚至起到了噤若寒蝉的效果!由此可见当时苏联的工业基础是何等的雄厚,也展现了强大的组织能力。
但帝国的顶峰转瞬即逝,到了八十年代苏联的工业就开始衰落,苏联解体过程中伴随着恶性通胀的爆发,苏联工业体系也同时解体了。当代工业和科技的最前沿是半导体部门和AI科技,俄罗斯在这些方面基本等于零,说明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的工业产业依旧还处于清零的过程中。
从亚历山大二世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开启改革,开始建设一个现代化、工业化的俄罗斯,到六七十年代的苏联达到鼎盛阶段,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现在则踏上了回归起点的旅程,这背后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这是文化所决定的自噬过程。
俄罗斯民族起源于在1000多年前在波罗的海东岸圣彼得堡附近生活的维京人,当时的俄罗斯人还是游牧民族,后来征服了在基辅地区生活的维京人——也就是现在的乌克兰人等,建立起基辅罗斯,所以,基辅罗斯是由游牧民族所建立起来城邦制国家,属于部落制度,这与我们熟悉的蒙古帝国的体制大致一样。后来,基辅罗斯被蒙古西征军所灭,俄罗斯人进入了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再然后,就是俄罗斯人建立的莫斯科大公国继承金帐汗国的政治体制和蒙古文化,建立起今天的俄罗斯。
由此可见,虽然俄罗斯人在基辅罗斯时期接受了东罗马帝国东正教的洗礼,但俄罗斯依旧是基于游牧文化所建立的国家。
基辅罗斯的历史详情很难考证,但我们对蒙古帝国的历史却有一定的了解。古中国的薪俸制度从秦朝就开始了,在随后的历史中不断完善,这种体系一直传承到唐宋。在古代中国,官员并没有贪污索贿的文化,这被认为是可耻的,完全违背了士大夫精神,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士大夫们当然不齿于这种行为,相反,辅助弱者才符合当时的人文精神。但蒙古文化是崇拜强者的文化,各级官员并没有固定的薪俸,部众和下级官员的供奉就是正常的收入来源,此外,战争掠夺也是官员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文化氛围下,贪污索贿成了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情,成为规则。
我们一般认为,钱代表着财富。但在蒙古文化中,钱当然代表着财富,但却依附于权力,或者说权力是上币,钱只是下币。
要说明权力是货币,权力更能代表财富,有一则俄罗斯故事很有代表性。
一位苏联时期交通管理部门的员工结婚了,他高高兴兴地向本单位的局长报喜,局长给予了热烈的祝福,然后交给他一个罚款牌,说:拿着罚款牌去罚款,一天的收入都归你,就就是我们所有人给你的新婚贺礼。
代表权力的罚款牌是上币,钱是下币。
在苏联和俄罗斯,特权是被普遍接受的,也是被社会认可的,特权就是财富,也是上币。
当权力和钱共同承担财富职能之时,权力就处于优势地位,可以不断吸食社会中下层的财富,让社会财富天然就是上行的,贫富差距恶化就是正常的社会形态。
今天俄罗斯的GDP规模已经在世界十名以外,但俄罗斯寡头在世界上却风光无限,在俄乌战争之前足以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富豪媲美,说明今天俄罗斯的贫富差距依旧是严重恶化的,依旧还是最古老的游牧文化的产物。
当苏联在二战之后建设起强大的工业体系之后,自身文化就逐渐对工业发展形成制约。由于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广大中下层就欠缺消费能力,工业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就无法稳定增长,就不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经营能力。在当时,东西方之间是有意识行太铁幕的,除了石油贸易之外,其它贸易难以完成,苏联工业企业无法通过扩大出口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反,那些为军工和基建配套的重工业却可以获得比较快的发展,源于军工和基建属于国家财政的投资活动。因此,这就让苏联时期的工业体系越来越畸形,重工业不断发展,而轻工业和其它方面却日益薄弱,对苏联经济稍有了解的人想必都还记得这一点。
随着时间的延续,苏联工业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就代表着苏联工业从顶峰滑落。
从80年代开始,基于美苏对抗和苏阿战争所带来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让苏联的财政赤字日益扩大,军工、基建等投资活动开始难以为继,重工业也开始萎缩,让工业活动全面萎缩。到苏联解体前后爆发了恶性通胀,而恶性通胀相当于在工业企业身上加征超高水平的铸币税,同时恶性通胀让社会需求急剧收缩,税负水平的暴增加上需求快速萎缩,企业只能集中倒闭,苏联强大的工业体系就基本解体了。
苏联的文化体系对工业活动的制约与削弱,就是自噬的过程,这是强大的苏联帝国倒下的内因,是最主要的因素,所谓美国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种种策略,或许可以让一些人津津乐道,但都只是外因而已,类似美苏国家之间的竞争时时刻刻都会普遍存在,即便今天也一样,很难说是核心因素。
1999年普京开始执政,他并未对苏联的文化、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在经济上反而以石油开采为支柱产业,这当然让俄罗斯的工业活动继续滑落,说明今天的俄罗斯依旧还坐在苏联工业从顶峰滑落之后的顺风车上,今天世界工业与科技发展的前沿是半导体和AI技术,俄罗斯并未奋起直追,说明这辆顺风车尚未触底,普京总统就是这辆顺风车的老司机。
西方有一种评论认为,现在的俄罗斯在经济上只是东方大国的能源与原材料基地,在地缘政治方面则是东方大国的助手,这是双方的综合国力所决定的结果,或许,这就是普京老司机所驾驶的这辆顺风车要抵达的终点站。
最后还是要申明,不要忽视俄罗斯这个民族的强大韧性,以历史的眼光看待目前的滑落过程,也只是一瞬间,未来,它肯定还会开启革旧迎新,走上改革的进程,续写俄罗斯民族精彩的历史。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世界正进入中美博弈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