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细雨,就这样淋湿了我的思绪。千灯古镇,道路两旁,齐齐的翡色的松柏,无声的遥问情绪低落的苍穹: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雨水,滴答,滴答……象在轻声叩问,又像在自叩心扉。
我的与顾老先生的故乡不期而遇,完全是偶然。我甚至在这之前,根本就不知道顾老的家乡在江苏昆山。千灯镇这个地方我不仅是第一次拜访,连地名都是第一次听说,而且是路过。直到猛一抬头,看见“欢迎你来到顾炎武家乡——千灯镇”时,我才知道自己将要对这位心仰已久的近代大思想家,进行真正的拜谒。
也许很多网友像我一样,对千灯古镇不一定熟悉,但是,肯定不会不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我对顾炎武先生的崇仰,也是自这句名言始。那时,中国社会处在明末清初的一个大变动时期。当时江南一带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经萌芽、发展,并冲击着封建主义的经济关系。明末官场腐败,地主阶级内部倾轧,官吏中饱私囊,人民苦不堪言,社会处于一个动乱的多事之秋。社会的风云变幻在顾炎武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在嗣祖、父蠡源公和王氏的教育下,立志做一个经世致用、刚直不阿,于天下有用之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时提出来的。
当然不必怀想,这8个字激发了多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和谐,繁荣和进步而不懈努力;甚至不必深究,这8个字于我们这个时代有何意义;也不必因这8个字而背上精神的负担……我想,现代中国青年,只要心中有这8个字,就有天下百姓。
顾先生博学多才,游历广泛,而我偏爱他的伦理观。他认为学者的使命在于“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他重视搞好物质生产的作用,认为搞好生产是行教化、正人心、厚风俗的基础。所以他注重关系到民生利弊的实学,所到之处,不是进行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传播各种实用的技艺,以促进人民生产和生活的改善。 在政治观点方面,他主张众治,反对独治。认为天下权力归于一人的专制不能治理好天下,为此,他提出限制皇权、扩大地方分权、对地方官实行考核、恢复乡治制度、允许民间评论国家大事等措施。所以,顾先生的思想对孙中山影响颇大,可以说是三民主义的启蒙,对中国现代进步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遗憾的是,现在许多学者已经忘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也完全背离了一个学者的风范。他们或者沦为高官富豪的食客,拣一根剩下的骨头;或者充当帮凶,置民众利益而不顾。在他们心中,早已没有了“天下”二字,只有彻头彻尾的小我。
当代中国社会,房价高企,民不聊住;通货膨胀,钱不值钱;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种种矛盾交织,正是需要光明的时刻,正是需要思想的灯火,从这个意义上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并没有过时。甚至,更加促人警醒,砥砺意志,奋然前行。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
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特地引一首顾先生的诗,是想找寻一点精卫填海的精神,与网友们共勉。若能如此,我的心也将和顾老先生家乡的雨水一样,轻声叩问顾老先生的在天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