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今年28岁,北大毕业,和大学同学组成了一个小家庭;父母住在顺义附近,经常以探亲为名,蹭饭吃,但有自己的房子:双裕花园,顺义区机场附近的一住宅,离温榆河不远。
马成有一辆凯悦HRV一路同行;他夫妻二人,市内工作,周末与父母团聚;他有过市内居住的体验,又义无反顾搬回五环外;他反对为了房子的地段而牺牲生活其他质量,他认为自己是不被房子束缚的“自由民”;提起郊区生活,他有说不完的感受,他认为住在郊区后人对城市会有一种新的理解。
从他其乐融融的家庭气氛,从他对生活状态的描述,可以感觉出这样的生活模式带给他的强烈幸福感。毫无疑问,他就是“520生活方式”的典型代表。
“在这密密麻麻的楼群里,常常找不到自己,我还真数不出哪一层哪一个窗户是我家?”
记者:买房的时候没有在市区内看看吗?
马成:当时也看过市内的一些项目,我的感觉是开发商们太在乎区位价值,拼命的炒作地段,而放弃了对产品本身的追求。有些房子外表看来很光鲜,但里面很差,不论是户型、朝向还是格局,都不符合我对居住品质的要求。
记者:你说你们俩在二环租住过一阵,后来连押金都没有收回就义无反顾又回到了顺义?
马成:在二环租房,去建国门上班,听起来好像很便利很舒服,但住起来你就发现:生活的舒适度太低。老房子户型朝向不好,房间又小,空间的压迫感很强。那个8平米的卧室,怎么跟我现在面宽4米多的房间相比?市内的空气又很差,这两个卧室里的氧分子含量都不一样!
人们有一个习惯,一提起“我离哪里哪里很近”,就好像说那里都属于我。实际上,在都市密集的楼群里,尽管你离天安门很近,离中央电视台很近,但你会发现那些都不属于你,甚至是自己家的房子,当被淹没在密密麻麻的楼栋中时,你也找不到属于你的感觉。我在郊区低层的板楼里,很容易地找到四楼我家的窗户,我可以很自豪的跟邻居说,“看到那个挂着雅致窗帘的窗子了吗?那里就是我们家”。这种感觉很亲切,仿佛是对自己存在的一种认同。而在这密密麻麻的楼群里,常常找不到自己,我还真数不出哪一层哪一个窗户是我家?
“住在市区,20分钟后我是从一个狭窄的空间转换到另外一个狭窄的空间里;住在顺义,50分钟后我从一个狭窄的空间转换到一个无比宽敞舒适的空间。我拿30分钟的有限成本,换无限的宽阔空间,这交易难道不值吗?”
记者:从顺义到建国门,路途很远,路上花很多时间吧?这时间成本你不觉得高吗?
马成:关于生活的成本,我觉得不能单看路途远近或者时间多少这么简单的维度。举例来说,我在建国门上班,住在市区的时候,走路用20分钟;我住在顺义,路上一共用50分钟。从时间上看,我牺牲了一些,但你知道这时间背后是什么吗?住在市区,20分钟后我是从一个狭窄的空间转换到另外一个狭窄的空间里;住在顺义,50分钟后我从一个狭窄的空间转换到一个无比宽敞舒适的空间。我拿30分钟的有限成本,换无限的宽阔空间,这交易难道不值?
衡量生活可以有很多因素很多维度,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其中一个,其实除了时间之外,心情、居住舒适度等等都是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因素。我自己有这样一个公式:自由时间×心情度(亲情、友情、爱情……)×生活质量(空间、阳光、氧气、居住舒适度……)= 生活综合质量。
记者:可是搬回到郊区,配套服务是不是跟不上,生活不太便利?
马成:很多人都有一个偏见,就是觉得郊区服务业不发达,什么都不方便。等你住过去了才会发现,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我在五环外,叫快递照样方便;楼下就有华润万家超市,饭馆的质量档次也丝毫不低,比如我们家旁边就有一家做印度菜的,国外的厨师,味道相当纯正,而且电话一打就直接送餐上门。毫不夸张的说,我们这里的菜、肉都比市区里要新鲜。
如果要说学校,我们这里有北京实验二小顺义分校、北京四中顺义分校;医院是空港医院,现在是硬件巨好,还有退休的医生,马上要变成中日友好医院顺义分院,建三甲。我有过在朝阳医院就诊的体验,对比下来,这里水平一点也不差,还不需要等那么久,非常爽。
“搬回到远离市区的大房子后,很多朋友常来家里坐坐,在我们家客厅的大沙发上,品茶喝酒聊天,很high地一直到半夜两三点,醉了也不需归去。”
记者:住在五环外,是不是对家庭、亲情也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
马成:我是一个注重亲情、在乎家庭联系的人。我们和父母现在都住在顺义,经常可以看望他们,一家人团聚。我们家离温泉9公里,每周都能带父母去泡泡温泉。我觉得五环外居住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除了亲情之外的友情,自从我搬进郊区的大房子以后,与朋友的交往更为深入,朋友之间相处得非常好。
我们家有一套非常棒的茶具,在我们住在二环的时候,从没摆出来过,因为屋子太小了,两个人生活已经觉得腾挪不开,又哪有朋友来家里落脚的空间?反倒是搬回到远离市区的大房子后,很多朋友常来家里坐坐,在我们家客厅的大沙发上,品茶喝酒聊天,很high地一直到半夜两三点,醉了也不需归去。
在都市的核心区里,人们交往的地点好像就几种选择:要么上岛咖啡,要么KTV,再或者酒吧一类,这些地方要么私密性不够,要么夜半就要打烊催你们离开,所以朋友之间永远有一层距离,离得不远,也不会靠得很近。当回到郊区自己的家里,友情才得以淋漓尽致的绽放。
“房子是我在这世界上的一个落脚点,而不是囚禁我的牢笼。住什么样的房子,过怎样的生活,不要受世俗观点约束,我们应该主动去选择。”
记者:怎么看待“房奴”这个说法?
马成:其实说自己是房奴的人,都是买得起房子的。有人想做房奴,还不一定有经济实力。我对房子的理解是这样的,买了房子,我仍要保持我的自由,而不是一切工作为了房贷,连生活的乐趣都实现不了,选择自己能承受价格的房子,住在自己感觉舒适的环境,这是我这个“自由民”向往的生活。房子是我在这世界上的一个落脚点,而不是囚禁我的牢笼。住什么样的房子,过怎样的生活,不要受世俗观点约束,我们应该主动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