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寒冰:我们最需要什么样的投资?

或许是由于研究趋势的缘故,我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来咨询的人。有一天,我突然想起这个问题:我们最需要投资什么?或者,我们真的清楚我们最需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吗?

曾有一位企业家,个人财富已经在10亿元以上,自从他坐在我面前,就一直谈论投资的事情,他问的问题,也一步不偏离投资,他在充分利用跟我见面的机会,一秒钟都舍不得浪费。我慢慢觉得这种谈论十分无趣和乏味,就问他:“拥有多少财富才算达到你的目标呢?”他笑笑说:“人往高处走。”我一下子明白了他说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实现,因为他的目标是随着财富的增长而不断向上调整的。我问他,每个月读几本书,看几场电影。他楞了一下说,电影没有时间看,书看得也少。而后,他很随意地补充了一句:“书卖得太贵了。”如果他知道,西方国家的书的定价一般是中国的10倍甚至20倍以上,会做何评价。

这样的场景,如果回忆一下,谁没有遇到过呢?说得再直接点,绝大多数人,或者说,超过95%的中国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中:拼命地追求物资财富,却不愿意为精神上的享受花一分钱;拼命地累积物资财富,却不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甚至,一些人在迈入宗教这种看起来非常神圣的领域,依然带着对物欲的强烈渴求,这些人烧香跪拜的最大目的,是祈求得到更多的财富。

当一个人眼中,一直充盈着对物欲的渴望,这样的人,真的就变得不可爱了。这可能也是海外对中国人普遍存在着偏见的根本原因之一吧。许多老外无法想象,一个人起早摸黑地工作,却不愿意停下脚步,给自己一点时间,去享受一下阳光,或者,去倾听一场音乐会。这种状态,即使在摆脱贫困,有了可观的积蓄后,也没有丝毫改变。朋友相聚的时候,大家不停地谈论房子,谈论升职……这样的场面,似乎每个人都乐此不疲,似乎每个人都很亢奋……我曾经去过加勒比海国家旅行,那里的人,物资生活要比我们差得多,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非常阳光的笑容,每个人都能载歌载舞地表达自己的愉悦,让来自万里之外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被感染。

物资生活存在的意义,是为了给人们自由享受精神生活提供基础,当基本的物资生活满足以后,人们就应该追求道德的回归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而现在却是,仓廪实却更无礼更自私!古代的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现在,我们真的还配这个称呼吗?

中国诗词大会中,少女武艺姝引用古人一句诗歌“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引自南北朝诗人陆凯的《赠范晔》),意思是,江南没什么特别好的东西,我只好把整个春天送给你。古人的这种浪漫、洒脱与高雅,是生活在钢筋水泥里越来越缺乏想象力的现代人难以理解的。东晋诗人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经典诗句,俗世中人用浑浊的眼神,如何能够感知到这种超凡脱俗的大潇洒大自在呢?通过历史诗篇,我们看到许多古人哪怕是很普通的人,也展现出高贵的气质和胸襟,他们无论身处贫穷还是坎坷之中,都不停留在物欲当中,而是继续追求精神层面的大境界。对物欲的追求与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不正是普通人与贵族的一个重要区分吗?

失去了对精神的追求之后,只剩下了最低级的最可怜的物欲。为了金钱,一些人不惜制造有毒食品来牟利,自己制造的有毒食品自己不吃而是卖给别人,于是,有了易毒而食。为了金钱,一些人不惜挖深井,把污水悄悄排入地下,把子孙后代的路也断绝……从来没有哪个朝代的人,像今天这样贪婪到满目狰狞,贪婪到没有任何节制,贪婪到竭泽而渔……当人们放弃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而一味追求物欲,世界就变得冷酷而可怕,基本的功德意识与公共意识就会丧失殆尽,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狰狞不堪……而人们,也越来越习惯于用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而用人渣的标准要求自己。还有什么比单纯追求物欲更能批量制造人渣的环境呢?

前天晚上,我和王牧笛一起打车去酒店,我先到就下车走了,很快接到牧笛的电话,说这个司机师傅认出了他,问他是不是王牧笛。牧笛说,你认出刚才下车的那位了吗?他是时寒冰。这位司机师傅惊讶地说:“他穿那么普通真没有认出是他(其实是我人太普通的缘故),我订的有他的新闻解读,每周准时收听,很棒!”牧笛非常感慨,一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竟然愿意花钱去听我讲新闻,在蔑视知识只习惯于为物欲花销的时代,这样的人的确是很少的,又碰巧被我们碰到了。这才是牧笛感慨的根源。

在这个人性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时代,最需要投资的绝不是物质层面的,而应该是精神层面的。中国人需要找回自己的大自在大潇洒,找回自己的礼仪,找回自己的公德意识与公共意识,找回爱与浪漫。这样的中国人才可爱,也必然会受到世界的尊敬。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shihanbing/175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