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最成功的经验,是尽可能地减少政府对资源进行的配置,而尽可能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因为,企业才是最擅长做生产经营的。所以,当经济增长乏力的时候,或者,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首先会想到减税。
特朗普是一个自信爆棚到自恋的人,但他在行为上是谦卑的,他深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应该交给企业,同时,应该让民众有更多的钱去消费。这是他力推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减税的根源。当大规模减税得以实施,特朗普开始单挑世界,对许多经济体发起贸易战。他的底气就在于,他完成了大规模的减税,企业的活力增强了,竞争力增强了,民众的收入上涨了,消费能力也必然提升,当这种良性循环形成,美国重新伟大,他不再有任何后顾之忧,随后几乎成了挑战世界贸易现状的“黑恶势力”,人见人恨,但在美国国内,他的支持率却飞速上升。
我们试想一下,假如特朗普没有减税,而是增加税收,他还敢那么牛哄哄地与世界各大经济体挑战吗?当然不会。道理非常简单,企业竞争力下去了,国家就无法真正硬起来。尽管增加税收可以让国家有更多的资源进行配置,但这样做从长期来看,是损害经济发展的。著名经济学家米塞斯在《人的行动》中说:“政府的消费和投资只能来源于人民,政府增加的消费和投资完全是在限制人民的消费和投资。”【(奥)米塞斯.人的行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企业做投资的时候,首先要考虑市场的需求,也要考虑成本,最终,他才能获得收益。个人消费的时候,首先考虑自己需要,其次是考虑能否支付得起这个消费。这两点,是政府都不用考虑的,或者,都很难考虑周全的。所以,一些政府投资项目,由于缺乏对市场需求的评估而沦为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又由于没有考虑成本因素而耗资巨大,浪费严重。
一直以来,新兴经济体都面临着一个误区,认为只要加大货币投入,加大基建,就能推动经济增长。比如,土耳其,前些年就一直在这样做。投资最终要对应需求,而政府投资首先就要增加税收或者增加货币发行,两者都会直接降低民众的消费能力。一方面,投资在增加,一方面,消费在下降,这种脱节是导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最终越来越乏力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没有需求的投资,没有民众购买力增强的投资,最终,都会变得低效甚至无效,最终成为一种浪费。
凯恩斯主义存在着天然的缺陷,即使按照他自己的理论,没有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支持,也无法真正提升总体的产出。凯恩斯主义是典型的治标不治本,以抗生素治疗感冒的做法,最终,把经济自身的调节作用摧毁掉。
所以,当投资拉动经济变得低效甚至无效的时候,就应该反思一下,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而不应该继续沿着这条思路走下去。正确的做法,就是实行大规模的减税政策,至少让企业有能力正常运转,同时,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让民众获得更多的获取幸福的机会。简单来说,就是把利润更多的留在企业和居民手中,这几乎是当下解决经济增长乏力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选择。在外有贸易战威胁,内有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尤其当如此。
附: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缺陷及其新的发展(节选)
2010年03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凯恩斯主义割裂了短期与长期的关系,无法根治制约资本主义经济的弊端。
凯恩斯主义的分析范式是区分长期与短期问题,其中短期意义上的模型解决经济波动问题,长期意义上的模型解决经济增长问题,但凯恩斯的整个理论框架主要是解决资本主义短期内的经济危机的。他认为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因此对付经济危机就要扩大有效需求,这一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他把扩大有效需求的途径主要选择在通过增加政府购买的财政政策上和降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上,这样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济危机而不可能根治经济危机。
凯恩斯本人也承认他的政策只在短期内有效,在长期中则是无效的。他的理论只能解决短期内的经济增长问题而对解决长期中的经济增长问题无能为力,这就割裂了短期增长和长期增长的关系。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割裂是由于他没有看到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正真原因和没有选择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的正确途径。
凯恩斯洞察到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本身的缺陷,靠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是不可能解决的,主张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这一思想对他之前的传统经济学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革新。但他没有看到有效需求不足产生的真正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所必然导致的收入分配严重两极分化及广大劳动群众消费能力严重不足。
因此,扩大需求的真正有效手段是增加广大劳动群众的收入和促进收入分配均等化及增强广大劳动群众的消费能力,这也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一个前提。凯恩斯没有选择这样的手段,或者他认为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所选择的政策对收入分配的改善没有多大帮助,这就决定了他的政策不可能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也不可能根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