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对民众的住房诉求要深怀敬畏——八论高房价的崩盘

在讨论中国房价是否出现拐点时,有一种论调喧嚣尘上,那就是现在的房价已经让很多人买不起房,但他们必须买房,这种需求是刚性的,是巨大的,按照中国人的住居习惯,哪怕借钱哪怕几代人凑钱都会买房,所以房价的拐点不可能出现,房价不可能下降。我对这种论调不得不报以喟然长叹,连这都想得出来,那你就扛吧。

 

我之所以认为高房价还在死扛,主要原因就是全国性的有价无市局面越演越烈,忽视这种客观的存在,那就是捏着鼻子喝酒——哄嘴。现在有谁能扭转这种有价无市的局面呢?在目前这种政策体系之下,谁还能刺激住房需求?靠房价继续往上涨吗?有本事的话房价早就往上暴涨了。其实,剩下的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把房价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准,让老百姓的收入能够买得起的水准。

 

居住权是基本人权。中国作为联合国的签约国,对保障基本人权负有履约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从2008年开始,中国政府将加大对保障房的开发和供应,但是就目前的准备来讲,2008年仅能开始解决城市居民中一部分低收入群体,包括失地的农民工,而对年轻群体的诉求一时还顾不过来。这点从深圳两限房就可以看出,购买限价商品房的居民必须是实际无任何房产和住房建设用地,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夫妻双方均为深圳市户籍;2、夫妻一方为深圳市户籍,另一方必须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达到96个月;3、夫妻双方均为非深圳市户籍,双方必须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达到192个月;4、单身人士(含单亲家庭)或夫妻一方年满35周岁,本人必须为深圳市户籍或在本市累计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达到120个月。这样,一大批需要买房的工作三五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就被排斥。

 

实际上,我一贯主张,政府保障住宅应该大规模兴建廉租房,这正是年轻群体最为需要的。就一个城市而言,工作三五年的大学以上毕业生在各个行业都已经非常重要,让他们放下包袱才能激活创造潜能,发挥聪明才智,为一个城市带来动感活力和希望,而不应该让他们过早背上房贷的压力,以致压抑他们的创造激情,这是多少钱都无法弥补的。作为政府,对这个群体的关注,就是对城市未来的关注,就是对城市的成长关注,就是对城市的生命和活力的关注。

 

所以,我们要对民众的住房诉求怀有敬畏之心。无论是低收入群体,还是农民工群体,或者是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地方政府应该根据他们的需要,有计划的安排好住宅用地,有计划的实施和推进住房保障,同时兼顾各个群体的利益。

 

有了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和供应,才有了广大民众抵制高房价的热情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中国的高房价是如何生成的,其实质都已演变成当代中国社会一场声势浩大的掠夺与反掠夺的抗争。广大城市居民说:是的,我需要住房,因为你的价格太高,我就是不买。中国民众一向就不缺少坚韧和智慧,尽管高房价可以称雄于一时,但风头过后,鸡毛一地,看谁能收拾狼藉?

 

感谢关注我的网友。本篇也作为《论高房价的崩盘》的结束篇。本篇之后,我将致力于探讨和研究中国民生住宅的开发模式和发展前景,力图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和谐,为天下苍生的幸福,为我民族的振兴尽绵薄之力。期待与广大网友共奋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shichang/301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