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松:经济危机?中国不会效法美国

先说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世界为什么会发生经济危机?当今世界的央行手持印钞的武器,似乎比东方不败还牛,为何还让经济危机发生?

就以现在的美国为例:根据亨特博士(Dr. Lacy Hunt)的说法,“2015年美国经济的表现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非金融债务出现了巨大的膨胀,去年美国非金融债务的增长速度要比GDP快3.5倍(非金融债务是家庭债务、企业债务、联邦债务、州和地方政府的总和),债务总额……在去年增加了1.968万亿美元。这比名义GDP的增长额高出1.4万亿美元。学术研究表明,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达到250%-300%的水平时,债务就会开始抑制经济活动,而美国今年这一比例接近370%,远高于这一水平。他指出,关键在于过度负债损害了货币政策的效力,不仅在美国,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如此: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中国央行一直未能从他们的货币政策中获得牵引力。按照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依次计算,在去年年底,不包括资产负债表负债的公共和私人债务总额相对于GDP的比率分别为350%、370%、457%、615%。这四个国家的债务比率都超过会对经济增长造成损害的水平。考虑到这些负债,这四个国家的名义GDP增长依然较弱。尽管各大央行推出了前所未有的货币政策——例如量化宽松、负利率、接近于零的隔夜利率、前瞻指引或其他未经检验的手段,但经济放缓仍然如期而至”。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前的2007年底,现在的美联储主席预计在未来一年内将发生经济危机,虽然耶伦在公开场合没有说明原因,但无非就是债券市场,以及债券市场和经济走势以及需求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负债比例和经济潜力是一种严密相关的关系。当经济潜力很高的时候,经济高速增长,负债比例可以适度调高;当经济潜力下降的时候,负债比例就需要下降,总之,有一个比较合理的负债水平。

可是今天,全球人口老龄化已经很深入,尤其以欧元区和日本最为严重,中国也在快速迈入老龄化,美国一直处于老龄化之中,但是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在去年年底的公共和私人债务总额达到相对于GDP的比率分别为350%、370%、457%、615%,为什么会这样?难道国家领导人和经济学家们不懂吗?显然不是。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增加财政负债和货币贬值可以推动经济增长,加上凯恩斯主义可以给各国政府缓解内部矛盾增加手段,最终形成债务不断膨胀的现象,这其中,中国经济的高增长就是债务不断膨胀的火车头。

可是,凯恩斯主义并解决不了经济潜力的问题,当经济潜力开始下降的时候,这个火车头就会掉头,结果,“债务先生”开始赤身裸体显示在世人面前。

但是,不同的社会对待债务有不同的做法。

如松一直在说,次贷危机是美联储制造的。既然耶伦已经预计到美国将发生经济危机,按一般人来说,美联储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手段就是在2007年底和2008年初大量印超收购两房债券和次级抵押贷款债券,不就可以了吗?那么,让我们推论一下将发生什么情形:

在当时,无论两房债券还是次级抵押贷款债券,价格都在高位(记得吧,当时中国央行购买了两房债券),如果美联储大量收购,必定释放巨量的基础货币,既然价格在高位,就很难继续大幅上涨,何况如果美联储未来抛售这些债券的时候,意味着价格必定被打低,这些垃圾债券就会烂在美联储手中(可以不亏本抛出去的机会很渺茫),意味着市场中大量的基础货币无法回收,美元贬值,造成美联储的价值和信誉受到很大的损失,此其一;其二,这样做,必定快速地推升美国的通货膨胀,通胀上升意味着市场的利率上升,最终债券市场的垃圾债券泡沫被被动刺破,此时美联储怎么办?继续印钞收购?美联储该关门了,不收购,危机更严重!

所以,美联储注定不能在垃圾债券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收购!

当美联储在垃圾债券泡沫破裂以后收购将发生什么情形?雷曼关门以后,债券价格大跌,美联储开始捡“垃圾”,收购部分国债和优质商业债券,此时,通胀在很低的位置,随着美联储的基础货币开始投放市场,资产价格、金融市场流动性开始恢复,债券价格开始回升。未来,当美联储需要回收基础货币(视经济和通胀的要求),就可以在更高的位置抛出国债和商业债券(去年底的时候,美联储抛售了近5000亿国债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就是这种行为),最终,美联储既拯救了次贷危机,同时,也保护了美元的信用(可以随时从市场中回收基础货币就是保护的形式,前提是美联储不会形成巨额亏损)。

所以,美联储只能在低位才能收购债券,在高位收购债券既不能拯救危机也损害美元的信用(如果严重损害美联储和美元的信用,估计美联储的股东一定将伯南克赶走)。

为什么美联储会这样做?因为央行是独立的,股东的利益是第一位的。

咱再看看东方某大国的影子,这就是巴西。

2011年,巴西经济明显已经不行了,但是,巴西央行和巴西政府有战天斗地的精神,不希望经济硬着陆,而希望软着陆,手段无非就是制造货币洪水!2011年8月31日晚间开始,巴西央行决定将基准利率从12.5%下调至12%,这是开始。至2012年的8月29日,进行了9次降息,累积降息了500个基点。

巴西如此快速地降息,公开的目的无非就是为了经济。根据修正后的数据,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率尚处于7.6%,2011年是3.9%,不断降息之后的2012年仅仅是1.8%。不断地放水,虽然巴西没有发生像美国次贷危机那样的经济危机(保护了债券市场和资产价格市场的利益)但结果是如何哪?其一,通货膨胀持续维持在6%左右,而2015年更猛烈地上冲到10.67%,第二,2013-2014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很低的位置,形成滞胀,2015—2016年更陷入严重的滞胀,经济增长率预计萎缩7%以上。

巴西极力避免硬着陆,但是,从2011年开始,即陷入了严重的长期下降趋势,长期处于着陆的过程中,这就是滞胀。

为什么巴西要这么做?因为社会体制不准许硬着陆。今年2月份,巴西财政支出创出新高,2月的基础赤字达到2。1%,继续超过1月的1.75%,可财政收入在萎缩(2015-2016年,预计收缩10%以上,巴西的税赋已经是很高的水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巴西的社会结构和体制,无法承受硬着路(资产价格惨跌、财政剧烈收缩,将损害中产阶级的利益、损害ZF的生存能力,穷人无法生活,等等),所以,巴西只能用货币洪水制造软着陆,代价就是长期的滞胀。

无论美联储的硬着路(次贷危机)还是巴西的软着陆(长期的滞胀)都是自身的社会体制、贫富差距、文化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争论软着陆还是硬着路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中国是特殊的国家,希望管理者不走寻常路,更不要走巴西之路,但,谁知道哪?大清曾经印出十年的繁荣,乾隆皇帝打《白银算盘》,都是注定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rusong/185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