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30日上午11点,北极点迎来了“世纪之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在线监测数据显示,当时北极气温急升35℃,从29日的零下35℃一跃升至0.8℃,当时北极点的温度和北京相当。美国《大西洋月刊》网络版报道称,北极的温暖气候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二次。
《大西洋月刊》同时报道,此次极端天气由位于冰岛附近的一个强大风暴导致,该风暴曾在2015年12月底引发美国东南部的致命龙卷风,随后向北进击,风眼到达冰岛带去了强风和通常出现在飓风天气中的低压。这股低压将全球中纬度地区的空气吸走,几乎卷起了整个北大西洋的热量。北大西洋的西风在该风暴驱动下,紧急向北转向,大规模通过英国和冰岛之间,直插北极点,造成了北极地区气温的剧烈上升。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专家们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于是。
但对于北半球的气温影响确是比较确定的。这种现象将造成北极的极涡产生分裂,极地地区由原来的低压转变成高压控制,偏北风加强,这造成冷空气向南侵袭,在西伯利亚地区聚集,并逐渐向东、南移动,最终侵入中国,使中国的冬季真正来临。
另外几个因素将加大后冬的寒冷。第一,现在是月亮赤尾角极小周期,在这样的周期内会遏制厄尔尼诺的强度,所以,2015年的厄尔尼诺并未发展成超强的水平,但会加强拉尼娜的强度,有利于气温的下降;第二,2016年1-2月为弱潮汐,3-6月为强潮汐周期,从3月开始,潮汐周期与月亮赤尾角极小符合在一起,共同推动气温的下降。
所以,今年的冬天在前期总体上不冷,甚至11月的南方还很“热”,但这种“好日子”不长久,预计本月开始,冬天的味道将更浓,而且会出现很大规模的倒春寒(3月以后的寒冷)。当然,这也不完全是坏事,有些专家就此认为雾霾的活动将减弱,不过关于天体气象与雾霾的关系,如松还需要继续去学习。
去年发生了很强的厄尔尼诺,根据有关数据来分析,2016-2017将发生拉尼娜,而且在月亮赤尾角极小时期发生。所有的因素都在支持降雨量加大。这种相似的情形曾经发生过:1997年,发生了强厄尔尼诺事件,1998-2000年发生了强拉尼娜事件,结果,在1997-1998年形成长江流域的大洪水,其实,厄尔尼诺的第二年一般都会形成洪水,重点区域是长江流域和东北。2015-2016年的日食-厄尔尼诺系数,很不幸与1997-1998年完全相同,丝毫不差,但也有不同,源于月亮赤尾角处于极小时期,利于降温和降雨,放大了水患的威胁。
上半年需要警惕长江流域,下半年可能还要加上东北地区,警惕水灾的发生。
其实,今年的气候也与1954年比较相近,当年也发生了水灾。
写这些是希望农民朋友做好准备,对今年的气候不要乐观。但是,也不必恐慌,因为中国是大陆季风性气候,水灾对抗起来相对容易,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一般比较小,中国最怕的是干旱。如果今年年中转换成拉尼娜的气候,就需要在今年冬季和明年春天警惕干旱到来,而且重点是长江中下游和黄淮海地区。希望农民朋友和与农业相关行业的人士,关注未来的气候趋势变化。
对于今天的科技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灾害发生,这些自然灾害贯穿着历史。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内心有充足的准备,减少损失。同时要关注灾害的持续性,可惜,对于这种超长周期的判断,只能用“书到用时方恨少”来形容。
努力吧,争取有更深的造诣。——文中的内容参考了杨学祥教授的有关数据,特此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