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打好发展“持久战”。发展不仅要保持合理的速度、继续做大,更要提高质量效益、着力做强。
在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情况下,这场“持久战”究竟如何才能打好?
一、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
经过若干年经济高速增长,我国依靠资源投入、人口红利以及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驱动力和比较优势转换期,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要从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差距中,从中国产业升级改造的空间中,从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的赶超中寻找动力。
变化正在发生。从航天探月、超级计算机、智能机器人,到高铁、核电、超级杂交稻,我国在一些关键领域相继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高出3.6个百分点,信息消费规模同比增长20%。
新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同样层出不穷,从余额宝到滴滴打车,从“光棍节”到网络众筹,冲击着现有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深刻改变着消费理念和生活模式。
但是,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不容回避: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技术跟踪和模仿,以及低端加工制造和低价竞争阶段;一些行业门槛高、垄断性强,中小企业难以进入……
关键要推动政府主导的经济体制转型,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和市场环境。
二、致力于传统产业破茧再生
近5年来,老国企沈阳机床“砸下”十多亿元研发资金,成功研发出智能机床新产品,率先实现机床与互联网的结合,产品结构呈现良性逆转:原来普通机床占比75%,现在中高档机床达72%。
沈阳机床的转型,是传统产业“挖潜开荒”的典型案例。打好经济发展“持久战”,不仅要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还要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创新优势,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促进“老树发新芽”。
当前,我国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高消耗、高排放行业尤为突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课题研究提出,传统产业“挖潜开荒”应从多方面着力:
——在技术比较成熟的传统制造行业,创新模式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改进变为自主创新;
——依托国家重大建设工程项目,实现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国产化和工程项目运行自主化;
——通过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集中力量实现国家战略领域的技术突破,加强技术转化和转移,逐步实现其在民用领域的产业化应用。
三、改革红利促进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已由人口红利转向改革红利。深化改革,营造新的市场主体和发展环境,成为经济企稳增长的新动力之源。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证实将合并,为高铁大踏步“走出去”形成合力。
从商品出口转向资本出口甚至技术输出,对外投资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今年我国对外投资增速约为10%,对外直接投资金额将达1200亿美元,中国成为资本净输出国指日可待。
这一变化背后是深化改革的强力推进——做实行政审批、市场壁垒和各种“路障”的“减法”,做好开拓市场空间和创业天地的“加法”。
为有效促进对外投资,我国修订了《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确立“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新型管理模式。
目前,国务院已分7批取消下放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国家统计局对44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43.1%的企业感受到简政放权影响,其中81.6%表示满意。
尽管第三季度经济增速有所下降,但随着各项改革深化进行,红利的充分释放将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商品消费到服务消费,消费升级正在进行中;从生产性服务业到科技服务业,服务业方兴未艾;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前景广阔。
围绕重大的体制机制难点问题,一批改革方案正在抓紧制定或已进入决策阶段,将于年底前陆续出台。
四、政策信号助经济企稳
回顾2014年中国经济形势,不难发现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比以往有所下滑,全年GDP或回落至7.3%;二是为应对经济放缓态势,宏观政策并未采取过大干预,反而更加注重稳增长与调结构并行,在确保不会出现硬着陆风险之时,加速推动改革。
改革步入深水区后,国企改革仍是难以逾越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今年以来,先后有六家国有企业被国资委纳入了改革试点。但是,这些试点更多地集中在公司治理层面,即通过混合所有制等办法,改善公司治理,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改善、资产重组、问责加强推动国有企业效率的提升。明年国企改革有望加快推进,目前已有报道称,我国已经成立了新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国企改革的新方案也在起草设计之中,意味着明年国企改革加快推进或有可期。如果国企改革方案可以深入,市场的力量必将推动微观主体效率提升,并为中国经济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11月21日,央行时隔两年再次宣布降息,标志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实际上,对于货币政策选择,有观点认为央行未来将更加注重创新型工具,而放弃常规性政策工具的应用。对此,笔者认为,通过创新手段实际上是货币政策承担改革发展任务下,面对结构性矛盾所采取的次优选择,只是过渡性手段,并非长久之计和框架性内容。此次降息不仅是应对当前经济下滑、通胀较低、企业融资成本高企的举措,也预示着未来货币政策框架将加速利率市场化,从数量型工具转向价格型工具。展望明年,分析认为,存款保险制度落地,存款上限的取消都是大概率事件。此外,考虑到当前基准利率体系尚未清晰,利率传导机制并不畅通,明年发展各类金融市场,打造基准利率体系,通过确定短期利率进而引导中期利率,形成反映流动性偏好与风险溢价的收益率曲线仍是重点。
根据中央银行理论,准备金率是同样重要的常规政策工具。结合当前宏观条件,降准窗口开启的时机也已经成熟,而伴随着降息降准落地,在政策信号更加明晰之下,今年经济企稳也或有可期。
总而言之,对经济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要有中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制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