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定的是,2015年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将继续上涨,与美元上涨相对应的则是其他主要货币的下跌,不过作为新兴市场货币的人民币是否还会继续跟着美元上涨,上涨多久,目前业内争论不少。
近日,中投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学东表示,目前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美元的升值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会持续很多年”。“能够和美元一起升值的货币非常少,但人民币可能是个例外,瑞郎也是个例外”。他认为人民币将跟随美元继续升值,当然他也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一定会加快,对美元汇率波动会更加复杂化。
原因是,发达国家美国经济增长比较强劲,“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架发动机”,同时中国经济增长虽然可能从7%以上降到7%以下,但也是经济增长第二个发动机,印度如果能保持增长,会成为第三个发动机。
正因为如此,未来国际资金流向将发生变化,资金将流向美国,中国也是资金的流向地。因此啊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加快推进,但是人民币真的要完成国际化还有很长的路,要很多年的时间。
丁学东的判断是相对比较大胆的。过去几年年跟随美元强劲升值,日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自2014年8月11日至今贬值了13.63%,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自2014年5月12日至今贬值15.25%。很显然,这样的升值对中国的制造业和出口杀伤力很大,从去年年末开始央行启动人民币贬值,从目前看来这波贬值尚未结束。
而央行目前采取的策略是在2%的区间以内由市场决定,并用中间价管理人民币在隔日的走势,这个策略是在日间的波动上进行管理,防止人民币波动过大,不过由于中间价管理,总的来讲波动幅度不会过大,其实就目前而言。汇率波动还不足以引起企业的警觉,而且企业也相信,由于央行掌握有庞大的外汇储备,至少在短期内,汇率不会出现过大的贬值。
然而,随着中国外贸顺差缩小,宏观经济进一步下滑,资金流向显著发生变化。2015年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表数据显示,12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为-1184亿人币,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为-1289亿人民币。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额从
无论从哪个方面讲,2014年都是人民币汇率的转折之年,中国经济在2014年才真正体会到了结构调整的阵痛,这个阵痛要在2015年真正落实,而人口增长形势的变化,以及制造业竞争力的衰落等,都要在2014年以后逐渐显现,中国尽管仍然是世界工厂,但是这个工厂的效率并不高,目前面临的是汇率已经高企,劳动力、资源、环境、政府税收等等成本的高企,这些是制造业竞争力不再的最重要的原因。
近几年随着刘易斯拐点的来临,年轻人正在迅速减少,2012年年轻人净减少345万人,2013年把劳动力人口从15岁改为16岁,减少244万,2015年减为371万,老龄化加剧,年轻人口的减少,直接对人民币汇率支撑形成削弱,这才是根本。
而从物价形势来讲,尽管目前中国还在通缩之下,但是其他国家也在通缩,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持续疲软,加剧了通缩趋势,但是我们看到在许多领域,尤其是生产率相对落后的领域,其价格已经严重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比如最近发生的奶农倒奶杀牛事件,事实上表明了在国外廉价奶的冲击下,中国奶市场已经价格已经严重高估,再比如由于国内一直采用对大宗农产品粮食的政府收购,导致国内粮食相对于国外粮食价格过高,进口的冲击也很大,这种情况也发生在铜、煤炭等大宗商品上。
尽管中国经济今年估计还有7%以下的上涨,明年估计会在6.5%以下,但是趋势是明显向下的,而且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见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存在贬值的压力,但是央行手中有庞大的外汇储备,可以保证人民币不出现大现大幅贬值,这里的问题关键就是,如果美元还长期升值,人民币是否还跟着上涨。
这个答案显然是明显的,如果才美元长期升值,货币当局必然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不会跟着美元,而是从美元脱钩,盯住以美元、日元和欧元为主要成分的一篮子货币,此前的汇改政策其实就是一篮子货币为汇率锚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还是盯住了美元,但是这种方针显然是不合适的。
如果不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为了必然不会跟随美元贬值,而是真正的挂钩一篮子货币,这样既拜托了美元带动的升值压力,也稳定了与欧盟和日本等贸易伙伴的关系,还稳定了过捏的宏观经济。
因此,笔者认为,相对于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开放,尤其是汇率的市场化改革,人民币国际化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目前的经济形势,高层对人民币国家化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