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价不可长期持续

低油价不可长期持续
 

低油价不可长期持续

2014-12-17/中国经济时报

 

  本周,国际原油价格的下滑趋势还在继续。据北京时间1216日消息,纽约商品交易所1月主力原油合约周一跌1.90美元,收于每桶55.91美元,跌幅是3.3%。这是主力合约自20095月以来最低收盘价位。今年纽约油价累计已经暴跌了43%。作为全球基准的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1月合约周一跌79美分,收于每桶61.06美元,跌幅是1.2%

  鉴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多名重要官员表示无意做出任何让步,不会降低产量以支持价格,市场仍然看跌油价。这样一路下滑,油价何时才会见底呢?低油价会在未来成为一种常态吗?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油价下跌主要是供求关系失衡引起的,消费需求增长缓慢,而供应能力增长比较快,这是最核心的因素,另外还有金融因素,包括美元升值,以及期货市场上投资基金的看空。

  “从这两方面的因素来看,尤其是从供求关系来看,低油价一定是短暂的。”董秀成告诉本报记者,尽管各个地方的供应成本千差万别,但从经济学理论来说,价格低于成本就是不可持续的,而现在的油价已经跌破了很多边际成本,比如页岩油、页岩气的成本总体就比较高,这就使得一些企业无利可图,那么这些企业就不会去生产了。OPEC成本低、供应量大,但是在全球整体石油供应量中,OPEC的供应量还是相对较小的,况且供求关系有时恰恰是由边际成本而不是总量来决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目前这种低价位是不可持续的。这样下去必然会有一些企业承受不了,一些石油公司没有足够的现金流进行投入,没有投入,新的产能就很难实现,而油田、气田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投入的过程,没有投入,它们就无法增加产量。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供求关系就会逆转,所以,现在这种低油价不会长期持续。”董秀成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告诉本报记者,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而目前政治、经济、资源等人为因素还在起作用。

  夏义善说,OPEC想压制美国页岩气的发展,因为如果页岩气继续发展,会加速能源换代,这对OPEC成员国来说是生命攸关的,所以OPEC不达到目的不会轻易放弃。尽管目前低油价对美国石油企业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但是如果美国减产,那么对俄罗斯的制裁效应就会减弱,所以美国还是要“挺妆的。此外,欧洲经济没有起色,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降低也成为看空油价的理由。因此,油价下跌的趋势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不过,从长远来看,油价迟早会稳定下来,也一定会反弹。

  油价何时反弹?

  那么,当前一路下行的油价何时才会反弹呢?夏义善认为,目前看来油价不会在短期内回升,下跌趋势可能会持续到明年年中,具体下跌到什么点还很难说。

  “突破50美元是有可能的,但是油价下跌得越多,以后反弹就越厉害,反弹时间也会越长,现在得意的国家以后会遭到报复。”夏义善说,未来油价反弹到什么价位要看这次低价位维持的时间有多长,价格低到什么程度,还有这次低价位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多大。低油价会影响石油的生产、石油技术的进步,影响新能源的发展,如果影响过大,必然会造成能源供应不足,供需情况就会发生变化,随即带来油价反弹。

  在董秀成看来,未来油价回升比较的理想状态应该是让资源股、消费股双方大体上都能接受,并且接近于或者略高于边际成本,这样的价位有可能是相对稳定的。

  “我认为7080美元可能是大家认为合理的价格,油价一直是波动的,但是不会离得太远,当然也不排除将来还会回到100美元,因为这是多种因素决定的,还要考虑未来几年的世界经济形势如何。”董秀成说,如果全球经济持续低迷,那么油价反弹的动力就很有限,如果经济形势转好,则油价也会上行。而现在世界经济形势很难判断,特别是美国、中国、欧盟、日本等几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经济形势无法预料,油价的反弹空间也难下定论。

  油价下跌利弊共存?

  国际油价大跌,有人欢喜有人愁。

  俄罗斯、OPEC成员国等主要石油出口国因油价大跌遭受损失,叫苦不迭,就连欧盟也有些坐立不安了。研究机构OxfordEconomics表示,欧洲已经处在了通缩的边缘,而油价如果进一步下跌,那欧洲就将陷入全面通缩。当油价处于80美元时,只有西班牙一个国家会在2015年陷入通缩;当油价跌至40美元时,葡萄牙、法国、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希腊、德国、奥地利和爱尔兰的通缩幅度都将超过1%

  另一方面,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则指出,油价下跌20%将在未来两年提升全球经济增长0.3个百分点。法国兴业银行预计,油价每下跌20美元,在油价大跌的首年,全球经济产出就可能增长0.26个百分点,北美和亚洲都将受益匪浅。

  “油价下跌是利弊共存的,只是对某些国家来说,利与弊哪个大哪个小的问题。”董秀成对本报记者说,大家都说油价下跌对中国有利,实际上这只是相对而言,在短期内对中国利大于弊,但从长远来说,就未必如此了。

  “如果油价跌到40美元,甚至40美元以下,这是谁都吃不消的。”夏义善强调,过低的油价带来的副作用可能是非常大的,或将破坏现代市场所形成的一些规律。现在油价过低已经对美国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一些石油投资已经撤回了,页岩气企业不盈利,甚至亏本。如果油价跌到40美元以下,石油生产国将无法承受,不得不出手干预,而中国也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虽然我们现在能够得到一些好处,但这些好处跟我们的整体经济稳定是不可比的。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daokecamp.com/mingbo/193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