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输入型通货膨胀就不一样了,可以说在人类自有经济危机以来,最为严重的输入型通胀将发生在中国。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中美贸易。中国加入WTO以后,就开始汇改。汇改当时,美元对人民币为1比8.2元,当时的中国的M2为28万亿,2005年末M2余额为29.88万亿。此后,中国加快发钞速度,M2翻了一倍多。余额从汇改时的28万亿直接到了现在的68.7万亿;而美联储的M2只是平稳增长,5年只增长24.3%,为8.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万亿。中国的M2竟然超过美国大约10万亿人民币。两国币值自然发生了变化。体现在贸易上,自然产生逆差。
由于中美两国货币总量的巨大变化,人民币货币总量增长了160%,而汇率变化仅为22.4%,两国的贸易实在是无法进行。而变动汇率,也就是美方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那将导致整个人民币资产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动摇中国经济的根基。所以,中美两国不可能就汇率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矛盾一触即发。
2010年,美国加快施压人民币升值,迫于压力,中国央行实行二次汇改,让人民币汇率实行一篮子货币兑换,兑美元直接升值了1.08%。由1比 6.8276升值到1比6.6992,就赶紧刹车,道理很简单,大量的出口企业要政府补贴才能生存,再升值下去,将不堪重负。
美国国会众议员当即通过中国汇率方案,要对中国征收高额的惩罚性关税。奥巴马在和中国总理温家宝会面时,也直接提出了汇率问题。那么,美国为什么一定要让人民币升值20%至50%呢?除了我上面讲的人民币货币发行过多的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大家知道,美国是一个低通胀高福利的国家,最近几年,一直维持低通胀高福利与中国的贸易很有关系。几年来,中国在美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2.4万亿美元,按照2005年后的综合汇率约为1比7左右,折合人民币为16.8万亿。也就是说,在中美贸易中,美国从中国拿走了2.4万亿美元的货品还没有付钱,而这些货品已经被美国民众消费完了,而且价格异常低廉。试想,我把你的商品消费完了还不给钱,现在一看币值不对,我还要你向我付利息,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但是,这样的道理在中国美两国间成为一种客观的实在。
现在的情况是,人民币在国内却是贬值很厉害,而对美元比值变化不大。由于这16.8万亿虽然是没有收回的货款,但是,中国央行已经加印钞票支付给了中国的企业。就这笔钱而言,中国央行已经实实在在加印了钞票,投放了出去。因为如果央行不支付这笔钱,很多企业根本无法支撑下去。但是,钱发出去了,就会转移到消费市场上。如果这笔钱没有变动,还是16.8万亿,那么,在进口商品价格上影响不大。现在美国要变动的是这笔钱的总额,对中国国内的商品产生的影响就非常大。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如果汇率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升值20%至50%,我们取其中间值,实际汇率升值到1比5,那么,这笔钱中国只能收回12万亿,4.8万亿就不见了。那么,中国央行已经加印4.8万亿人民币并发放给了中国的企业。这4.8万亿将全部传导到商品价格上。考虑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占货币总量的三分之一不到,我们就按三分之一来算,升值10%,我们的CPI就要涨3%;升值30%,我们的CPI就要涨9%。
这就是输入型通胀的基本路径,而且无可避免。而美国就一直可以保持低通胀和高福利。所以,未来中国即使控制了内生性通胀,也不可能控制得了输入型通胀。分析一下我们从美国进口的产品结构,我们就知道,输入型通胀传导的主要商品是原油系列产品、旅游产品、纸浆类生产商品以及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制造业产品,主要挤压城市白领的生存空间。